01

星环科技上市

之前看一篇报道采访国内一位编译器专家,他回忆说:

2002年,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联合培养基础软件人才。截至 2009 年 12 月,共培养了近 20 个编译器方向的博士。但是,结果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人却出国了,在硅谷工作。那时,我亲手培养的博士,其中有 5 位在谷歌。

为什么他们不留在国内?因为他们找不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工作,并且国内企业也舍不得雇佣这些人。

留不住优秀人才,整条产业链被严重“卡脖子”,这不仅是国产基础软件一直以来的产业现状,而且也制约着整个产业的发展。

在如今这个软件驱动的时代,基础软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现在企业的业务基本上都需要软件进行承载,特别是那些数据库、中间件等与业务系统息息相关的软件。

一旦被中止服务,如果软件运行出现什么问题,那将对企业的业务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软件厂商推出驻场服务或者其他完善的服务支持,特别是那些跨国软件企业不断完善全球布局,补齐区域市场。

针对本地市场,本土企业的优势就凸显出来。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本地企业可以全方位服务客户需求。

这两年,国内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而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强大的IT基础设施,更离不开基础软件的支持。

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国内基础软件95%以上的市场份额仍被国外商用或开源软件所占据。

尤其是在今年,看到欧美对俄制裁的新闻,更让中国有了“抛弃幻想,准备战斗”的感受。

其实,我国很早就开始推进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摆脱被卡脖子的困境。

现在这些个产业布局,正在进入“开花结果”的阶段。

“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今年6月8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47次审议会议上审议了星环科技上市请求,结果显示,星环科技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批准上市。

10月18日,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环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股票代号为星环科技(688031),发售价为每股47.34元。

没想到在卡脖子的问题被媒体说烂了的今天,居然有如此重要领域基础软件干出了一个IPO。

02

首日涨超60%!

中国需要一个本土大数据基础软件公司,于是星环科技出现了。

而这家公司真正让人觉得超预期的是开盘当天的涨势。

本想着大盘不好,资本市场的交易陷入低迷,新股破发自去年以来已经成为了投资者习以为常的话题了。

但是没想到星环科技上市当天,一波大涨迎来开门红,收报76.00元,较47.34元/股的发行价上涨60.54%!

这也说明星环科技本身不光有市场打新的情绪在,也有不少投资人认同它的基本面价值。

作为“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星环科技是大数据基础软件行业的“先行者”。

公司成立于大数据最火的2013年,是一家企业级大数据基础软件开发商,围绕数据的集成、存储、治理、建模、分析、挖掘和流通等数据全生命周期提供基础软件及服务,将数据价值转换为业务价值。

目前,公司主要提供两大类的产品和服务:

第一类是大数据基础软件业务,包含基础软件产品和技术服务;

第二类为应用与解决方案,主要针对大数据应用场景,提供大数据存储、处理以及分析等相关场景下的咨询及定制开发等服务的解决方案。此外,公司根据客户及项目需求销售少量第三方软件、硬件等其他业务。

而在人员构成方面,公司也是“群英荟萃”。

星环科技的孙元浩、吕程、刘汪根、朱珺辰4名核心技术人员,均曾任职英特尔,主导英特尔Hadoop发行版的研发。

产品已经在十几个行业应用落地,拥有超过一千家终端用户。

中国银行、浦发银行、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等,政府领域包括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等,能源行业包括中国石油、南方电网等,交通行业包括中国邮政集团、郑州地铁等,制造业包括湖南中烟等都是它的客户。

足以称得上是“世界级别的企业级大数据基础软件开发商”。

在财务数据方面,公司也进入了快速增长的区间。

星环科技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74亿元、2.6亿元、3.3亿元;星环科技2022年上半年营收为9758.3万,较2021年1-6月的营业收入8255.6万元增长18.2%。 

这得益于在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急速扩张背景下的海量数据爆炸式增长;使得传统数据库很难满足企业级客户存储和处理数据的需求。

星环科技正好撞在了“风口”上。

不过在快速增长的趋势下,公司也存在隐忧

——与其他新兴科技公司一样,负债太高了!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星环科技的累计未弥补亏损为 4.16 亿元,主要原因是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在研发、销售及管理等方面持续投入较大。

这让人不禁想起人工智能龙头——商汤科技,总说公司的技术壁垒多牛,科技含量如何高,未来前途如何如何。

但公司连年亏损,巨亏400亿,画再大的饼也无法治愈商汤科技投资者的痛。

烧钱搞研发,高度依赖资本输血,未来能不能活下去只在于一点:

商业模式是否有足够的变现空间?

而星环科技能否给出肯定的回答,还要打个问号。

03

国产软件的大浪潮

2013 年 6 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曝光美国政府的“棱镜”计划,一时间,举世震惊。

但是,这也让有识之士认识到信息安全是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重大问题。而公认的一个解决方案是采用国产设备和软件。

因为只有使用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产品,才能实现自主可控,保证企业和国家信息安全。

如果说“棱镜门”事件让国人认识到国产基础软件的重要性,那么卡脖子事件则暴露出困扰中国科技领域长期存在的“缺芯少魂”问题。

它再次警示我们,如果自己不掌握核心关键技术,那么很容易被“卡脖子”。

经过数十年的研发,国产操作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嫦娥探月、北斗导航、天问一号等国家关键项目中。

但在商用领域,中国操作系统,乃至数据库、中间件、办公套件等基础软件的竞争力仍十分薄弱,外企占据着国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在国内,由于用户数量庞大,国内企业的数据量普遍要高于国外企业一个数量级。国外公司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是根据国外仿真的用户数来构架的,遇到国内如此庞大的用户数量时,系统出现问题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在我国电信运营商、银行、交通等领域,数据量和复杂程度要远超国外同类企业,因此,市场上急需新一代数据处理技术来解围,而目前国外公司的产品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

星环科技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星环的英文名字则源自《星际迷航》电影,Transwarp 是《星际迷航》电影中的一种超高速引擎技术,它是所有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最快的。

取这个名字,寓意是想让大数据软件和分布式计算引擎能够像光速一样或者超越光速,能够达到最快的速度,对数据处理的效率能够最高。

公司的中文名字取自《三体》里面的星环集团,寓意公司未来能聚集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们,探索属于未来的技术。

这也足以看得出这家2013年成立的创业公司的雄心与愿景。

并且在星环科技的背后,站着一支阵容庞大的投资军团。

星环科技成立至今已完成9轮融资,投资方中既有腾讯、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TCL创投、恒生电子、国科投资等产业资本;

也有云友投资、方广资本、启明创投、新鼎资本、中金资本、深创投、基石资本、金石投资、交银国际、国中资本等知名VC/PE机构。

一眼望去全是顶尖大佬。

虽然,相比前辈“云计算第一股”,以及后辈“人工智能第一股”,中国的“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星环科技确实出现的晚了一些。但星环科技确实有股狠劲,走通了中国基础软件的发展模式。

要知道,过去9年中,大数据概念一直被过度消费,中国科技产业也一直头重脚轻。甚至放眼资本市场,专注于基础软件的中国科技企业,也是极少数的存在。

而这家公司在科研方面投入之大,让人震惊。2019-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10,918.59 万元、10,947.57 万元及 14,046.80 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2.66%、42.11%和 42.46%,研发费用逐年提升。

一年赚3.3个亿,敢投入1.4个亿搞研发,确实有着一股狠劲。

经过多年自主研发,星环科技现已拥有多项专利技术。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获授权境内专利77项(其中发明专利74项),境外专利8项,以及累计授权328项软件著作权。

然而,这次星环科技上市是否是国产基础软件雄起的标志呢?

其实,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这句话可谓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国产基础软件的状况。因为国产基础软件发展不行,我们才不得不依靠国外。因为依赖国外,我们才容易被“卡脖子”。

就拿华为事件来说,美国卡华为,看似卡芯片;本质却是卡中国,倚仗的正是中美之间在整个高科技领域短期内无法赶超的差距。

而中国之所以三番五次被卡脖子,就是因为基础研究不够。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瞧不起“匠人”的。

孟子就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然而事实证明,轻视操作,轻视实践,终究是是要吃亏的。

所以国人不要盲目乐观,想想怎样把科研环境整治好,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比空喊要强千百倍。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如果用正确的方式给30年,必然会有一所世界仰慕的罗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