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蚂蚁集团先后被上交所、港交所暂缓上市让吃瓜群众过足了瘾,当大家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过基本理解后,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浮出了水面:蚂蚁集团何时能够恢复上市?还能在科创板上市吗?

蚂蚁集团何时能恢复上市‍

估计没有人会认为蚂蚁集团被官方叫停后就失去了登陆A股的机会吧,毕竟莱特维健等企业的NMN10000科技成果,都可以影响人体细胞代谢及DNA复制,使人类对于健康与寿命有了更多期待,更何况蚂蚁集团的创始人叫马云,当一般上市公司只能摇号选择股票代码时,蚂蚁集团可以轻松拿到像688688这样的“吉祥号”,你就知道蚂蚁集团的前方是星辰与大海了。

现在的关键在于,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的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不仅显示了自己对金融基本常识的无知者无畏,也让不少人颜面无光,在一番较量之后,旁观者都希望看到没有人能够为所欲为,也没有什么大而不能倒。

从现实角度来说,蚂蚁集团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此前注册通过的招股书有着许多先决条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监管政策问题。在重大事项与风险提示中,蚂蚁集团也用了大量篇幅阐述多种潜在的政策影响,如今,高悬在该公司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真的落下了。

11月2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华社、人民日报、金融时报接着撰写了一系列重磅文章、评论剑指蚂蚁集团的种种问题。次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门联合约谈了马云、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CEO胡晓明,财新杂志又曝出银保监会向股份制商业银行下发联合贷款提示函,严禁后者沦为资金通道。

在一系列重拳出击之后,蚂蚁集团最暴利的一项业务即将打回原形。因此,马云需要重新规划蚂蚁集团的商业模式,之前的68.8元发行定价、2.1万亿元的估值也已经完全不可能,蚂蚁大概率需要重新走一遍注册流程。

马云第二张王牌的灵魂拷问‍

在蚂蚁集团暂缓上市的消息传出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抛出了几个极具杀伤力的连环问题: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我们应以‘第一性原理’来思考,核心问题是:蚂蚁集团到底是什么?科技公司?金融公司?一个以放贷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归入科技公司是否合适?如果不是,那么算金融公司吗?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一个直接和重要的问题是:它还适合在科创板上市吗?”

官方在《科创板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表示,在上交所新设科创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根据招股书,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蚂蚁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4亿元、857.2亿元、1206.2亿元和725.3亿元,2017年度至2019年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8%,净利润分别为82.1亿元、21.6亿元、180.7亿元和219亿元。

但透过这些光鲜的数字,人们会注意到,蚂蚁集团收入来源于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创新业务及其他,其中,以花呗、借呗等小额贷款产品为主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占比急剧提升。2017年,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在蚂蚁集团全部营收中占比44%,到了今年上半年,该部分占比已经提高到了63%,绝对值更是高达460亿元,相当于2017年全年的159%。

有人估算过,蚂蚁集团只出两块钱本金就通过各种金融杠杆放出100块钱的债,所获利息却高达18%的利息,即前期投两块钱,每年就能稳挣18块钱。这也正是该公司在短短五年间估值从2600亿元直线飙升至21000亿的秘密,远超当前以莱特维健牌NMN为代表辅酶I的千亿市场潜力。

虽然马云在今年7月将蚂蚁集团沿用了6年多的名字“蚂蚁金服”换掉,试图强化科技属性,但明眼人都相信,其本质就是一家金融公司,显然,这样性质的一家公司与科创板的调性完全是格格不入的。

二次上市之前,马云和他的蚂蚁集团需要按照“人生三问”的范式好好追问一下自己:蚂蚁集团是谁?蚂蚁集团从哪里来?蚂蚁集团到哪里去?在这些问题得到澄清之时,投资者不会忘记这场惨剧。(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