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智能手机的中场战事,而是手机服务之争的冲锋号。

12月10日,OPPO举办未来科技大会,其创始人、CEO陈明永时隔6年站在了自家活动的聚光灯下,宣布这家人们认知中的手机品牌,将在未来3年投入500亿,打造世界级的核心技术、布局入口级IoT产品,并升级内容与服务产品。

“OPPO其实早就不只是一家手机公司,智能手机只是OPPO服务用户的载体。未来不仅是OPPO,整个行业将不会再有纯粹意义上的手机企业。”陈明永表示。

去年同期的OPPO内部的科技展上,也就是OPPO未来科技大会的前身,陈明永宣布了2019年100亿的研发预算,以及布局多智能终端的战略。这一次的活动,陈明永除了再次明确强调多样化的产品策略,还强调了内容与服务的重要性,以及OPPO做一个家科技公司的决心。这意味着OPPO在手机业务成功之后的一个重要转型。说到底,OPPO就是要在5G全面渗透之前,解决“手机之后”做什么的问题。

具体在公司定位上,OPPO到底在“手机之后”做什么,恐怕要先看OPPO眼里的科技是什么。

2018年开始,OPPO视角下的“科技”慢慢浮出水面。通过一些列的技术发布,比如3D结构光、TOF、Hyper Boost、10倍光学变焦,让人对OPPO的科技认知锁定在产品的支撑技术创新。OPPO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畅也坦言,过去10年可以被认为是OPPO创新1.0的阶段,用户驱动+技术支撑是其科技的主旋律。用更直白的说法来理解,这是一种“先找锁,后造钥匙”的需求驱动型创新。虽然这种方式听起来可能不是非常性感,但是一种实用且高效的创新方式。

比如每当人们复盘OPPO的商业成功,总是习惯于将其简单地抽象成线下渠道+广告营销。但是,如果没有造出合适钥匙的能力,怎么可能够获得目前全球前五的市场地位?

过去几年的市场的数据都反应了OPPO的产品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比如当年的爆款机型R9把1600万像素CMOS装到前置摄像头里的时候,手机市场基本还都是800万甚至500万像素的产品;当R9上市即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指纹支付的手机,别家的指纹支付还有几个月;VOOC闪充就更不用说了。

OPPO精确看到了大部分用户共性的核心痛点需求,再用技术的方式来填补这样的空隙。

不过,我们还是要清晰地意识到,过去这种到处是锁,但缺少钥匙的环境,已经不再了。

市场的饱和,意味着消费者缺乏的是新的需求空间。而对于手机公司来说,提供一部具备新技术的手机,只是替换消费者的现有需求,但是并没有制造新的需求,对于公司的持续增长是缺乏帮助的。

单纯制造硬件、销售硬件的手机公司,可能会遇低利润率风险。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2018年年底曾感慨:“手机行业最繁荣的时候有6000多个手机品牌,现在99%消失了。”

而能够有效改变硬件公司现状的方法是通过软件服务进行自我差异化,将其与同行显著地区分开来。同时利用软件服务的网络效应,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升利润。

在2019年,陈明永在OPPO内部年会上首次提出了要实现软件工程的重大突破:“我们要夯实软件工程的基础,特别是架构设计和编码规范,从技术上保证软件产品的高品质;更要从思想上追求创新,把握5G、AI、大数据、云技术的发展机遇,构建自有的、领先的软件工程能力,实现公司‘软实力’的重大突破。”

随后,OPPO更是罕见地在一年内发布两个大版本的系统——ColorOS 6和ColorOS 7,让不少网友对OPPO的系统有了很大的改观。实际上,ColorOS 全球月活用户已经超过 3.2 亿,OPPO 浏览器和软件商店的全球月活用户也都超过 2 亿。更重要的一个数据是,今年超过 50%新入职的OPPO员工,从事的是互联网业务。

OPPO现在每天的内容曝光量已经超过了 150 亿次,其短视频月活已经达到 6000 万,人均每日使用时长近一小时。

如果我们用审视互联网公司的标准来衡量OPPO,这样的用户量和员工数量,都会让这家公司受到更多的媒体和资本的追捧。但OPPO手机硬件的名号挡住他们互联网的属性,虽然这并不妨碍OPPO通过软件服务来实现差异化增长的事实。

那OPPO未来就只是要做互联网服务吗?显然也没有这么简单。

在OPPO定义的“技术创新1.0“阶段,技术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工具,而产品是桥接用户需求和技术的载体。但在OPPO未来的发展中,产品逻辑将有一个很大的改变。

刘畅在演讲中提到,OPPO接下来要迈入“技术创新2.0“阶段,其底层逻辑将转变为”前沿技术+用户价值”。如果说OPPO在其1.0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世界一流的消费者和用户洞察能力,那么其2.0阶段的突破点将在于,其技术的本能,或者说DNA。2018年成立的OPPO研究院,以及随后新设立的成都研发中心、海得拉巴研发中心等等组织机构,都是OPPO强化其创新DNA的动作。

而对于OPPO创新DNA的强化的重视,更来自创始人陈明永的态度。他在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强调,OPPO的研发投入要构建最核心的底层硬件技术。

超过10年的手机设计经验中,让OPPO看到了一个现实——技术的突破,很可能不来自用户需求。这也意味着如果要超越现有的用户需求,必须要基于公司的技术能力去推动开发新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基于已被证明了的需求。走在消费者认知的无人区,才是科技公司的使命。

OPPO在活动上宣布的AR眼镜和5G CPE都是诞生于这样的产品逻辑。以前者举例,消费者并不知道AR眼镜能做什么手机不能做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消费和对于3D内容和沉浸式体验的需求,例如3D全息通话、AR教学等。就是前几年的风口O2O,只是简单地将线上和线下连接起来,就催生出了无数的服务类创业项目,例如回家吃饭、e袋洗等等。那AR这种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实时融合的方式,也可能让内容服务的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

回到最初的问题,OPPO到底在“手机之后”做什么?答案已经很清晰,OPPO要做手机,OPPO也要做物联网产品,但是归根到底,OPPO要做的是新服务,是通过新的前沿技术来创造新的产品类别,再在新品类的基础上创造的新服务空间,通过服务来获得消费者的时间并通过这一系列的硬件产品和服务产品获得增长,实现消费者链路上端到端的产品布局。

这样的模式,可能会让很多想到OPPO是不是要做第二个苹果?因为从苹果现有的业务布局来看,以Apple Music和Apple TV的内容服务布局越发重要。

而陈明永显然也是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他强调:“虽然 OPPO 的业务不再局限在智能手机,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自己做全场景全业务。“

而OPPO与苹果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这家公司源于中国的文化与价值观。陈明永在发布会上再次提到了本分,他强调OPPO 与行业伙伴合作,追求共生共赢,让整个社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