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跑到国外上市,七天就遭到全面下架审查,大起大落的滴滴恐怕早就已经身不由己。

昙花一现

众所周知,自网约车行业在国内迅速发展以来,曾经有形形色色的打车软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发展至今他们多数都已经销声匿迹,只剩下了一个空前绝后的行业巨头滴滴。经过多年对市场的蚕食,滴滴先后将快滴、优步等同行企业收入囊中,成就了如今这个无可比拟的绝对霸主。

经过多年的资本积累和市场把控,滴滴开始考虑上市融资,于是在今年的6月30日,滴滴悄然在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挂了牌,市值多达700亿美元,也就是4000多亿人民币。一时间滴滴成了国内首个在国外上市成功的打车软件,彼时人们无不猜测,未来滴滴对国内乃至国外的打车行业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短短几天的时间,滴滴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一个上市公司火速被国内部门调查,旗下相关的25个软件全部遭到下架。受此影响,滴滴的股价疯狂下降,跌幅已经超过了30%,市值也只剩下了如今的603亿美元。

上市疑云

当时滴滴偷偷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就曾引起过不少人的质疑,一个服务于中国消费群体的软件企业,为何要千里迢迢跑去美国上市呢?而且上市的时候滴滴尽可能地做到掩人耳目,似乎上市并不是一个很光荣的事,6月10日提交的上市申请,二十天的时间就走完了所有流程,滴滴究竟在怕什么?

其实滴滴美股上市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美国股市对企业的估值往往会比中国国内的股市要高一些,据调查,如果滴滴要在香港上市,企业估值只有800亿美元,而在美国上市的话估值能够达到1000亿美元,这么大的差距自然会让滴滴的投资方倾向于美股上市。

而且滴滴的投资方结构非常复杂,有腾讯、阿里,还有平安集团和外资软银等,可以说滴滴上不上市,在哪上市,滴滴的高层根本插不上嘴,完全只能听投资方的决策。

其次在国内上市的话,滴滴要面临非常严格的安全资格审查,毕竟它是一个掌握了国内重要道路交通信息的软件,而且还有大量的用户实名信息,如果不能保证安全性,上市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且滴滴经过多年的竞争发展,自身也存在着巨额的亏损漏洞,这样的企业是不具备上市资格的,反倒是美国方面,如果对美国机构进行一些利益输送,滴滴上市可以说毫不费力。

因此纵观滴滴上市的原因始末,无非是投资方急于上市套现,收割韭菜,再加上美股估值较高,能够从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罢了,如今滴滴已经完成了上市,其中有没有将道路信息和个人信息当做交换的条件,可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国内才会派出7大机构进行彻查。

一错再错

其实滴滴走到如今的地步,多少也是有些身不由己,要知道日企软银集团掌控了滴滴20%以上的股份,优步和腾讯分别掌控着12%和6.4%的份额,他们只是纯粹的投资人,见不到钱自然会变着法子套现,至于如何实现在他们看来都无所谓。

这样的想法对于国内的消费者和司机用户来说并不公平,因为滴滴在很多司机眼里是挣钱养家的依靠,如果有任何的经营波动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收入。眼下各方投资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全然不管底层员工的处境,说到底实在是缺乏企业责任感的表现。

而且即便是要上市,滴滴也不应该选择美股上市,的确美股上市也许会获得更高的估值,取得更多的利润,但是要注意的是,中美双方的竞争多数集中在经济和科技等领域,滴滴作为一个服务于中国市场的软件,跑到美国上市无疑是在帮美国的投资人赚钱。

目前国内对各大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都不小,滴滴作为打车行业的绝对巨头,想要在国内上市也不是不可能,因此滴滴最应该做出个人表率,主动迎合支持国内的一系列政策。

所以从滴滴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不能以国家和员工等利益为重,这样的企业即便上市也不会有所发展,反而会遭到多方势力的打击。希望滴滴倒下后的其他打车软件也能够引以为戒,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承担着千千万万个员工的收入,不要为了捞金而迷失了自己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