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小水(化名)不断可以听到身边同事感染的消息,虽然内心惶恐,她依然每天去上班,办公室很多工位已经空了,但有很多跟她一样留下来的同事们还在忙碌。

这是湖北的武汉,这个春天的风暴中心。小水是湖北广电系统的一名记者。1月26日,湖北广电成立了一个应急宣传指挥部,抽调融媒体中心、经视频道等多个部门的新闻力量,举全系统之力制作了一档叫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新闻节目。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分七个时段播出当天采写的新闻。

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岗位一线,湖北电视媒体同行们的精神可嘉,但认真观察这档节目会发现,跟当年四川电视台在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中倾全台之力采用直播报道展现现场情景,在新闻资源运用、新闻现场报道、新闻叙事手法等各方面可圈可点的表现不同,湖北电视台实在是要逊色很多。

目前《众志成城抗议情》这档节目只有零星的一些片段在网络上有所传播,整台节目在形式上跟新闻联播是近似的风格,很少有疫情现场直播,很少武汉居民的真实状况呈现,有的更多的是官方消息的文字通报,冷冰冰又无趣。跟不断推出重磅的央视和网络新媒体仿佛身处两个世界。

湖北疫情发生以来,对于当地媒体的表现,外界是看在眼里的,在疫情已经开始蔓延的1月,当地还在报道社区举行万家宴的魔幻新闻,着实让人大跌眼镜,现在当初数万人聚集的社区传出多人确诊、疫情爆发的消息,也为这个新闻画上了荒谬的句号。

原本是地方电视台显示地方媒体责任和勇气的时候了,但现在呈现的却是实力不济的现实,还有新闻人才缺失和严肃新闻没落的无奈。

可敬的是一线的记者:团队70%还在,很多人选择不回家住酒店

小水(化名)看到群里通知大家赶回台里上班的消息时,她正在家里带孩子,就在封城的前一天,她把家里老人送回了老家,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她也应该回老家过年了。

台里成立了一个应急宣传指挥部,宣布从1月26日开始,对卫视节目编排作重大调整,共开设七档应急报道栏目,统一使用“众志成城抗疫情”名称,从早上八点开始,分七个时段直播。而她所在的频道,也跟其他频道一起合并办公,为这些栏目提供制作支持。

在地方电视台呆过的都知道,地面频道一般都会有那么一两档社会民生类栏目,在每天的傍晚播出,也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社会新闻,而台里的记者主力,大部分就在供给这些节目,小水也不例外。

从民生栏目一下整编到了这档特别栏目里,小水整个人都绷紧了一根弦,以前一两天采编制作的节目,现在要求当天就采访剪辑播出,大家压力都很大。

“说实话疫情还是挺严重的,比大家看到的严重很多,同事们也挺恐慌的。不少家里有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同事也都请假了,也有几位同事感染被隔离了的,我们一直缺人,我感觉得到战斗力已经远不如前。”小水那天打开微信群看了一眼,团队里现在还在上班的同事,大概还有70%左右。

小水现在出去采访,摄影和后期编导,很多时候只能靠其他频道的同事支持。也是因为人员的严重不足,整个台里才决定打通。这档疫情特别报道节目,几乎动用了整个广电的新闻力量,几百号人在支持。这样才可能保证一天7个时段的内容供给。

形势很严峻,她每天都可以听到身边同事的各种故事。

有一个叫童亮的同事,是第一批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媒体人,他曾去定点收治医院的急救中心和重症病房采访。同期,童亮的父亲意识模糊被送进了重症病房,后来被确诊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左下肺和整个右肺全部感染。童亮深爱他的父亲,对父亲此次入院深怀愧疚,多次暗自流泪。他父亲几乎不出门,他自己觉得,也许正是因为自己接触的人多,沾染了病毒,才传染给了本就有着慢阻肺和冠心病的父亲。

1月22号,湖北经视《经视直播》记者童亮,也走进了隔离病房,实地探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还有一个叫谢珍的同事,早在去年12月底就一直在跟进疫情报道。1月中旬,疫情升级。21日,这个长期跑医疗卫生战线的记者不顾感冒发烧,主动要求前往同济医院报道疫情情况,这家医院是当时发热病人最多的定点医院。她也成为进入疫区隔离区采访的第一批记者。当天新闻在湖北卫视《湖北新闻》播出,短视频在抖音获得了18.6万次点赞。

采访结束后次日,谢珍的发烧、咳嗽症状进一步加剧,连续几天发烧在38.5℃以上,并出现了腹泻、背痛等一系列症状,被湖北省疾控中心诊断为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从除夕夜开始,一个人在家隔离。

据说,隔离期间,她充分地发挥自己多年来在卫生系统的人脉优势和专业特长,还在每天负责疾控中心和武汉市的信息统筹和采访调度,不断地帮同事联系采访,整理各类素材。因为父母在外地,害怕家人担心,直到现在,她也不敢告诉父母自己进入疫区采访过。只有每天晚上,她才敢跟父母打电话视频。

小水就在这样的氛围里,不断被同事的勇气所影响。她说,现在整个电视台的氛围,其实“基本上都靠自觉”,留下的也都是靠着一份信念和责任心。她有很多同事春节前回老家,封城后滞留在武汉周边的各个县市,听说台里上班了,都走上街头采编新闻传回来。

因为防护服比较紧缺,她跟同事平时出门采访只有口罩,有些家里有小孩的男同事,这些天上班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下班了就干脆在单位附近住酒店。就在前一天她还看见一个当了二孩妈妈的同事,因为不准备回去,带了一大包洗漱用品来上班。小水现在依然每天下班回家,因为担心带着病毒回家,每天进门前,她都拿着消毒液对着自己狂喷。

“恐慌的心理大家都有,刚开始肯定是最恐慌的,但时间越久,就感觉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扛一扛就会过去。”

电视台重视新媒体,但节目内容传统古板,奇缺现场报道

小水参与的这档节目,一天七个时段的播出安排如下。

一天有5小时20分钟的直播内容,这对于湖北广电来说,已经是极限。我们了解到,这次湖北广电还特别重视新媒体,除了电视台播出的节目,还有专人在运营微博、微信、抖音、头条。“新媒体的同事全员上岗,都在家里办公,反应速度也很快。”

这些天也出了一些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客户端拿去转载的播放量过亿爆款,比如当时采访在建的火神山医院的一个河南工人的视频,就播放量过亿了。

总体上,全天的这5个多小时的节目,在形式上比较偏湖北新闻的风格,主要内容包括一些中央和湖北省市领导的部署,还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进展,以及城管交管社区等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然后就是一些特写,偶尔会穿插一些其他市县的报道。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节目在技术层面上,也跟央视一样,采取了电话连线、5G直播等最新播报手段,确保了新闻的实效性。另外还做了大屏小屏的打通,一些手机录制的Vlog和视频,经过包装后也直接在电视大屏上播出,算是一次突破。小水说,这次有一个留守武汉的快递小哥拍摄的视频投稿,台里觉得还不错,也就直接拿过来播了。

虽然小水也知道,身处万分危机的疫情灾区,可能遍地都是新闻,自己也每天在网络上看见湖北下面各地的严峻形势,但她现在也不是什么新闻都可以报道,资历较长的同事会叮嘱她,最好不要进入医院或者医院隔离区采访,能用电话视频连线最好,不给双方增添负担。而且那样的采访资源,也比较倾斜于央视这样的媒体。所以她现在日常更多是在武汉市里关注一些各行各业的在岗人员,做一些比如快递小哥、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采访和报道。

从一个旁观者角度看,跟央视新闻频道同期播出的《战疫情》栏目相比,湖北卫视的这档节目,无论是内容形态,还是新闻内容的价值,都太老旧了。当地这些新闻同仁们冒死的敬业精神可嘉,但真正深入一线现场的报道特别少。

而且除了这档节目,湖北卫视全天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原创节目了。除了直播节目之外的时段只能播放一些无聊电视剧来填充时间,比如2月4日上午是三集联播《急诊科医生》,下午是四集联播《特警力量》,《急诊科医生》正是之前中宣部、广电总局紧急协调向湖北电视台捐赠的电视剧版权之一。

可以看到,在全国观众面前,二三线卫视原创能力匮乏的尴尬现实,在疫情面前暴露无遗。

收视率显示,身处疫情最严重的一线,湖北卫视的这档节目,还不如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的同类型特别节目。传统卫视在这种重要关头,想要拥有战斗力也不可能,真正可以驾驭直播报道的新闻人早已没有了。一位早已不看好当地电视台的湖北当地观众说的很直接,“我为什么要看湖北卫视,这个时候我应该去看央视、去看网络报道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