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与倪光南关于联想路线之争,最后以倪光南的退出而结束,随后也改变了联想的发展战略,即以“技工贸”转向“贸工技”,其实倪光南被联想撤职之后,一直没有离开联想,甚至还写过一封恳求信,在信中,倪光南要求联想不要解聘自己,同时还断言中国软件将落后10年的断言。

原文大致内容如下:

4年后,倪光南在无奈不舍当中,还是选择离开了联想。

1999年,在倪光南等有关专家提议下,我国发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也是被我们熟知的“18号文”。这份文件对后来软件业的发展尤为重要,针对软件等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上的减免,特别是像联想这样代理国外计算机产品的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如果代理国外计算机,从分销到零售,其增值税额为15%,所以每台计算机进口后所需缴纳的税额是计算机售价的2.55%。而如果是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则增值税大约是30%,占到整机售价的5.1%。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宁愿选择代理销售,而不选择自主研发。

“18号文”的发布之后,不但拉平了国内与国际税负差,同时对部分自主研发的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等给予免征营业税的决定。这项政策的出台,中国的芯片产业也迎来了一波快速发展期。

早年倪光南主张联想发展芯片产业,但是芯片设计需要EDA软件,还有一些测试设备,这些软硬件的投入非常大,联想根本无法承担。随后倪光南找到一些比较好的客户,借用他们的实验设备以及工具,比如借用新加坡CHARTER公司的设计实验室。

但是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1994年,与复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公司成立芯片设计中心,然而这一举措并没有得到联想集团的支持,随着倪光南的解职,这项工程也便戛然而止。

虽然联想芯片研发落幕,但是倪光南的芯片梦想依然不灭,这个梦想再次被一个叫李德磊的人点燃。李德磊与倪光南的相识非常早,在倪光南前往加拿大期间,就认识了当时还在加拿大读研究生的李德磊。

之后李德磊前往摩托罗拉工作,在此期间需要经常往来与中美之间,两人的交往逐渐多了起来。

1997年,李德磊成立了百拓立克公司也就是方舟科技的前身,虽然这家公司李德磊并不占股份,但是主要业务来自李德磊给介绍的外包业务。后来李德磊离开摩托罗拉加入日立,并担任设计总监,主要从事芯片相关业务的研究。

不过好景不长,日立突然停止了所有的外包业务,当然李德磊百拓立克公司的外包业务也被停止了,然而此时李德磊的百拓立克公司却培养了一批熟练的芯片技术人员,如果芯片业务停止,那么这个队伍将面临解散。

于是李德磊便找到倪光南,想倪光南能够加入团队,而此时的倪光南也刚正式离开联想,正在为中国信息产业缺少芯片而担忧,而作为个人他是无能为力解决这些问题的。

当时李德磊团队并没有硬刚国外巨头,而是采用嵌入式芯片,并且利用开源的Linux系统,难度降低很多。在倪光南看来,李德磊的团队是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

加入团队之后,倪光南发现,李德磊团队所缺少的并不是技术,而是资金与市场,虽然不擅长这个领域,倪光南还是到处帮李德磊团队找业务,拉融资。

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2001年,正式设计出了中国第一片嵌入式芯片“方舟1号”。当时这款芯片采用0.25微米设计,虽然与现在纳米级别有差距,但是与国外同类型芯片相比,差距并不大。

为了推广“方舟1号”,还开发了网络计算机NC2000,也就是被大众开玩笑:买回来不能用的电脑。在NC电脑问世之后,中关村管委会以软件园的名义入股5000万元,同时展开了西部行动,大力推广NC计算机系统。

虽然“方舟1号”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凭借倪光南的声望与信誉,还是拉来了不少订单。当这些订单纷至沓来的时候,李德磊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除了政府订单,其它订单均被他拒之门外,这让倪光南既困惑,又无奈。

如果方舟电脑不能面对企业用户,无法验证芯片的性能,也无法逐步迭代芯片。然而这款产品由于过度被家长“照护”,导致长期得不到市场验证,很多电脑在购买之后,甚至都没有打开过。

其中的原因其实也很多,由于要绕开微软的专利,因此方舟采用了Linux操作系统,而当时市场上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又很少,甚至办公电脑文档都打不开,因此电脑买过来之后几乎成为摆设。

在李德磊看来,方舟不过是一门生意,不挣钱了就要放弃,而在倪光南看来,这是一个产业,关乎芯片产业的未来。我们从后来者的眼光来看,在芯片这件事情上,确实被卡了脖子。

没有了共同信仰,倪光南只能无奈退出方舟科技。在倪光南离开之后,方舟科技销售几乎停滞,缺少了用户反馈,方舟科技电脑除了政府订单,几乎没有外部订单。随着方舟电脑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政府也放弃了对这款电脑的采购,随后2004年,方舟科技走到破产的边缘。

虽然没有了政府订单,但是方舟依然承担着国家“863项目”,这个信息产业部最大科研资金项目,向方舟科技注入了大量的资金。然而方舟科技却将研究方向押注到小灵通芯片,这个在国外已经被淘汰的技术。

如果做不出芯片还能让人理解,可是拿着国家的科研经费,却没有专注芯片科学研究,有理由怀疑,“方舟3号”的研究或许就没有启动。2006年,倪光南向国家支持方舟进行芯片研究的相关部门“负荆请罪”。

倪光南的芯片之梦再一次破灭。

倪光南在联想、方舟芯片梦破碎之后,再也没有加入任何一家公司,而是为国产芯片开发到处奔走,10年前,或许我们不理解一个老人的倔强,今天我们都认清了倪光南对未来形势的判断有多准确。

当我们被芯片卡脖子的时候,才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