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00211095003

线下文旅成为这次疫情的重灾区。

对于文旅产业来说,主要靠几个黄金周赚钱,也即春节、暑假以及国庆。尤其是这几年,春节出游已经成为一种“新年俗”,春节旅游消费力指数持续增长,到去年达到115.4。

并且去年春节,也就是2019年整个春节假期,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按照平均增长预测,如果本来今年春节假期,没有疫情的影响,那就差不多是5500亿元的一个市场规模。

而现在这5500亿元的市场规模,今年几乎全部打了水漂。

1月21日,武汉市开始对进出武汉人员加强管控。此后,形势急转直下。全国30个省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全国主题公园、文旅小镇、文旅演艺、博物馆以及多个民俗活动纷纷闭馆或取消,出行人数断崖式下跌。

同时,文旅产业连带的酒店、票务、旅行社等中间服务环节,牵一发动全身,同样受到重创,很多小型企业表示,由于资金链断裂,表示可能撑不过3月。

形势不容乐观,收益是每一个环节共同创作的结果,损失也需要每个文旅产业上的大小企业承担。这个不能出家门的春节,到底会对文旅有多大的影响,未来又该走向何方,我们和大家一起探讨。

文旅春节档损失严重,覆盖全行业

正如上文所说,文旅是一个线下场景消费产业,对于每一个环节都将有影响,并出现大规模洗牌。

我们将从构成文旅的基础、核心到外延出发,分为三部分看疫情对于文旅的影响。

1、文旅核心:多地景区受重创,博物馆影响较小

在春节前后,大部分的景区、度假地都关门了。

景区是文旅产业的核心所在,其受影响程度也非常大。

在之前,很多景区都推出了春节主题活动,在年前已经做了大量营销和宣传活动投入,也基本上都打了水漂。

拿象山影视城来说,作为一个“影视基地+旅游”为主导企业,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宣布暂停拍摄,另外文旅活动的停滞也将对影视城造成一定的影响。

据了解,象山影视城已于23日宣布停办“春节影视大庙会”活动,该活动已连续举办八年,是象山影视城一年一度的观光高峰期:2019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至初六)象山影视城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门票收入1433万元,同比增长95%和131%。

对于文旅小镇的典型代表乌镇来说,同样竹篮打水,乌镇2020年专门推出水灯会、水上年市、长街宴、祭年神等传统年味活动,乌村也推出“村味大年”,不仅有传统的村头年货集市,也有春节七天乐大派对,以及别出心裁的互联网、戏剧、农耕三大主题冬令营,而这也随着疫情的爆发取消。

我们从乌镇相关负责人了解到,今年春节最大的损失在于冬令营,计划招收学员,实现研学文旅模式,如今只能暂时搁浅。

在疫情爆发之前,高德地图发布《2020年度春运出行预测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乌镇、象山影视城以及郑板桥纪念馆将成为人流密集和拥堵区域,可见,原本在春节,这几个景区将是长三角地区的热门景区。

同时,今年春节,文旅基本跌停。其中,中国国旅跌停,锦江酒店跌停,首旅酒店跌停,中青旅跌停。

以黄山、张家界、峨眉山、丽江等为代表的自然风景类景区今日在资本市场表现惨淡,也纷纷跌停。

其中市值高达391亿元(以春节前收盘数据为基准)的宋城演艺开盘跌停。我们知道,宋城集团以文旅演绎和主题公园结合项目为主。

2月2日晚,宋城演艺公告称,“2020年1月24日起,公司旗下旅游演艺项目已全部关园,对一季度的财务影响在所难免。”

从2016至2018年数据了解到,近年来,宋城演艺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占全年营业总收入比例皆超20%以上,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意味着,随着宋城演艺旗下旅游演艺项目关园,势必会影响该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

而在众多的线下景区中,博物馆虽然闭馆、活动取消,然而就其他旅游景区而言,博物馆本身肩负着文化传播和文物保护的职能,不具有盈利诉求,也没有指标任务,因此效益压力并不大。

我们采访了敦煌博物馆文创·丝路手信主理人缪孟桥,他表示,对于敦煌博物馆、景区来说,本来春节也是淡季,影响相对来说会小一些。

对于博物馆来说,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在当下疫情严重,人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将文化传播出去。

2、文旅下游:文创开发线下项目搁置、加码线上内容

下游文创开发和设计,是依托于文旅、文化产业的盈利部分,尤其这几年,以故宫博物馆为代表博物馆文创获得了长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文旅衍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这次疫情,对于服务与文旅的策划和文创开发,同样影响深远。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形象代言人和超级IP唐妞的作者二乔先生告诉IP价值官:“唐妞文创开发和授权,主要由博物馆与二乔的团队馆企合作,共同运作。这次疫情对整个的IP形象在线下的活动推广,各方面都是很有影响的,原计划在过年期间的商场美陈,文旅活动,目前都取消或者后延了,还有国外的授权合作也在调整。”

据了解,在之前唐妞IP与大唐不夜城、奈雪的茶等达成授权合作,如今大唐不夜城活动取消,奈雪的茶也关了众多线下门店,目前只有个别门店营业。相关线下消费的减少,也将对IP形象发展产生影响。

敦煌博物馆负责文创开发的缪孟桥也告诉我们:“文创产品开发受到很大限制,本来开年计划开发占了很多板块,但现在非常受阻,开发人员有一半是外地同事,并且有重灾区域人员。原计划活动也取消了很多。

文创产品的开发,虽然如今需求仍然存在,然而线下生产环节跟不上,也将直接影响文创产业和授权环节。

丝路手信店铺

相对比,线上的策划、内容运营在继续并且加强。

二乔表示,接下来的计划,线上的内容会更多的加强,线下的内容全部的都延后。

其中唐妞IP绘本和漫画都正在创作当中,也希望能在正常的时间出版。

而关于文旅策划、宣传也主要集中在线上“内容”的打造方面,策划相关普及、宣传以及教育等内容,并在线上展开。

3、文旅服务:酒店、旅行社等服务平台,马太效应凸显

与文旅一体且息息相关的住宿、行程等产业面对疫情积极响应,而这也意味着每个应对及时的OTA需要为这场疫情提供巨额的垫资保障金

据马蜂窝旅游方面透露,此次因疫情造成的机票、酒店等旅游产品退改,至1月30日马蜂窝旅游已经为消费者即时退款垫资5亿多人民币。

携程、马蜂窝和同程等OTA体量大,资金亦相对充足,对于大多数中小旅行社来说,大批旅游订单的退订造成的资金压力就大多了。

对于旅行社来说,疫情期间人员工资、房租、保险等都要支付,如果疫情持续影响,“几个月不营业,又有支出,很难坚持。”有旅行社负责人表示。

而在这场战役中,强者有更强大的资本,度过难关,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就需要自救。一方面仰赖于文旅救市政策,租金等的减免推出,同时也要开流节源,先活下去。

应势而动,企业、市场救市措施跟上及时

这次疫情,让我们联想到了2003年的非典。

对比2003年“非典”时期来看,疫情使旅游业、餐饮业、水产品加工业、娱乐服务业、运输业等9个产业部门的GDP下降幅度超过10%。其中,旅游业所受的直接影响为-62.17%,综合影响则达到了-78.45%。

而从最新公布疫情公告以来,病例数已远远超过2003年“非典”。因为本次疫情潜伏期长、潜伏期症状不明显,人数还在不停的攀升,拐点何时到来还没有明确的预测。

本次疫情来势汹汹,然而我们已经拥有2003年SARS的防疫经验,疫情爆发以来,各地采取了严密防控措施,如公共交通管控、景点关闭、旅行限制、集会取消等,遏制疫情蔓延。

各大旅游景区为游客做好保障服务避免交叉传染,纷纷取消新年大型活动。部分景区暂停对外开放。对于已经购票的游客采取了免费退票的措施。

包括携程、去哪儿、飞猪、美团等各在线旅游企业及时响应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纷纷推出退改保障政策,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保障服务。

各企业也在积极自救。

一是开源,开拓短程旅游线路和旅游之外的业务。周边游成为短期内的新热点。

二是节流,压缩控制成本,包括裁员、减薪,安排员工无薪假期或补休假期或轮班上岗等。

同时,穷则思变,文旅危机重重的当下,我们也看到一些新的机遇和趋势,或成为未来文旅发展持续加码的部分,也成为面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双重保障,那就是从线下到线上,完善线上文旅内容和开发。

线上文旅或成为救市关键

1、云观展:把博物馆搬到线上

疫情之下,一个又一个的美术馆、博物馆等接连发布暂时闭馆的信息。但大众和艺术近距离“接触”的大门,并未就此关上

而是把展览、活动、博物馆搬到了线上。

2020年紫禁城迎来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计划举办一系列展览活动。故宫博物院提供的全景故宫虚拟参观之旅,让游客在紫禁城内“漫游”。

此外,在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虚拟展览平台上,可以放大每一个兵马俑的面孔。还可以在网上浏览敦煌的壁画和雕刻,一睹内蒙古的博物馆里巨大的恐龙化石……这些新的在线资源为文化爱好者提供了机会。

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等也表示,春节不打烊,搭建网站展馆,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体验文旅大餐。

其实早在之前,IP价值官就曾集中报道过数字技术对于文旅尤其博物馆的影响。3D、AI、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浪潮裹挟而来,因为这些技术的存在,我们逛博物馆的方式开始改变,数千年来人与艺术、艺术品和艺术空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革。

把博物馆搬到线上,早就成为博物馆文化文化的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另一阵地。

我们了解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等早就建立了数字展厅,我们点击中国国家博物馆会进入一个与实体完全一样的360度全景博物馆展厅,可以通过移动鼠标游览整个展厅,以及观看具体展品。对于具体展品的详细介绍也能够检索到。

还有互联网百度百科发起的——博物馆计划,目前已经上线292家博物馆,共收录312家的博物馆藏品。

这些线上探索,为此次疫情到来,博物馆文化开发和保护从线下搬到线上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积累,也在面对疫情突发事件,进行调整走到了最前面。

2、云旅游:不出家门看天下

在春节期间,火神山医院建立期间,其施工现场吸引了4000多万网友的观看,并且衍生出了无数的话题。

虽然这一“云监工”事件有其特殊性和偶然性,但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在线上观看场景化事件、画面的热情。

面对此次疫情,除了博物馆、美术馆应势而动。文旅行业也开始尝试把旅游景点、文化地标以及旅游文化搬到线上,让大家在屏幕中体验。

我们了解到,镇江市文广旅局推出360°VR全景导览系统,全息影像欣赏金山、北固山、焦山、西津渡景区美景。

镇江金山寺线上游览

VR全景在给市民提供真实的存在感和互动感的同时,配有旅游语音自助讲解系统,可移步换景,足不出户“听”旅游,沉醉于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成都开发了历史文化地标展示系统, 能够借助二维码、微信、增强现实、无线定位、AR、VR等先进科技手段,运用文字、图片、视频、游戏等方式展示成都历史文化地标信息,讲述历史文化地标故事。

当下直播市场繁荣,催生了“旅游+直播”的营销和观看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带来流量变现的新商业模式,同时也是旅游消费升级的表现。

不过这种方式方式,还是要依赖于网红等人员操作,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保证直播的客观性。

早在之前,全国首个慢直播平台正式在龙门石窟上线,用高清摄像头架设在城市或景区里每一个值得关注的角落,通过24小时直播分享,给大家一个长期伴随式的直播。

也就是说,无论你身在何处,不用花钱、不用出户,只需一部手机,便可以通过龙门慢直播平台一天24小时全程一览龙门石窟的美景。

此外,泰山也开放了全景直播,通过云直播平台架构等技术研发,实现泰山无死角景色展现。

直播拍摄的泰山南天门景象

这些尝试或许不是面对疫情主流和最有效的措施,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副会长杜晓帆直言:“线上文旅,尤其是博物馆、美术馆只能是一个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永远代替不了实体。”

然而IP价值认为,文旅是一个基于体验的场景化产业,它的优势也是其劣势,对于一个行业乃至企业来说,在发挥其优势优势的同时,也尽量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线上或可成为未来文旅企业规避风险以及带动产业发展的一大措施。

结语

这次疫情还会持续多久,对文旅产业的影响最终会有多大,我们没有办法预计。不过从2003年非典对文旅的影响来看,疫情过后,会有一个回暖期,人们压抑已久的出行热情急需释放,这对文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同时,文旅产业能多快复苏,还要看行业自救行为,以及政府提供的关键帮扶举措,并不能单一而论。我们希望文旅的各个环节,从IP内容到线下落地,能够在危机中寻找到机遇,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