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一片火热,58同城却要退市了。360当年回A时,尚且有欢呼声,面对58,更多是质疑不再神奇。

创立至今15年,58成功穿越PC和移动互联网两个周期,创始人姚劲波更是站长时代的风云人物。很多传统互联网公司与58的轨迹类似。

论体量,58是互联网领域典型的中公司。平台属性,用户量大几亿,收入上百亿元,是人人需要的一个产品。但它从来没有绝对安全过,领地不断被巨头和创业公司蚕食,无法突破自身瓶颈,最终归于平静。

中公司和轻公司的困境,同时出现在58身上。

01

姚劲波是从站长时代走出来的古典互联网玩家。

姚劲波早年是站长出身,靠域名生意就已赚的盆满钵满。光杆司令的他曾徒手做出一个叫易域网的论坛,用于域名交易。草根站长时代,就跟蔡文胜、吴欣鸿、庞升东等人相熟。

58最早有三个创始人。蔡文胜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SP 时代乐乐互动的创始人林先珍。三个人能力都很强,但姚劲波对分类信息最兴奋,后来蔡、林二人逐渐淡出。

姚劲波擅长发现极品域名。hao123导航里面的一两百个网站,其中三四十个域名是经他之手卖掉的,比如起点中文网,电视广告轰炸过的28.com。直到2013年58同城上市,姚劲波手上还有上千个域名。

但他把最好的留给了自己。58.com,这个数字吉利,关键是好记。

02

58同城不是姚劲波的第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他投资并参与的教育公司学大就已在美上市。当时姚劲波的身家过亿美金。

姚劲波在万网上班时,跟金鑫面对面办公,之后来了个实习生李如彬。三人共同搞出了教育培训公司学大。中间有几次三人闹得几乎就要掰掉,「都想老子不干了,分给我500万就走人」。

10年长跑,学大终于成功上市。敲钟当晚,三人在联合国大厦对面的一条船上喝了很多酒,回忆起十年「革命岁月」,觉得这个事能成,简直是个奇迹。说着说着,三人都哭了。

但那天的主角不是姚劲波,他内心百感交集。想的是,什么时候带着58来敲钟。

回去第二年,姚劲波就筹备58上市。不料资本市场风向逆转,整个2012年只有广州的两家公司唯品会和YY流血上市。资本市场冰封期长达一年多时间。

2013年10月的最后一天,58同城在美敲钟,打开中概股新一轮上市的窗口期。

7年后,58同城要从美国退市,这也不是姚劲波第一次经历。2016年学大就已回A,因为退市前连续两年亏损,在A股没有二次增长,反而日渐落寞。

互联网公司回A的先例是360,58私有化后的命运也是充满变数。

03

58合并赶集,是2015年互联网大并购的一次经典之战。

当年我曾供职的《中国企业家》对此事件报道的标题是,「58赶集合并谈判那一夜:姚劲波称看到人性丑恶」。

58和赶集缠斗10年,资本战、挖人战、广告战。一个海归,一个土鳖,誓死争夺本地生活信息这条赛道的王者。10年后互联网的主角早不是分类信息,再斗下去,赢了也没有任何意义。

2015年4月13日,俩人在5万块一天的三里屯威斯汀总统套房,320平的超大空间里,展开20小时的车轮大战。

谈到最后,最大障碍是人性。姚劲波吐露实情,这场谈判让他看到了人性的丑恶。丑恶源于虚荣,以及对利益的贪婪。他说,跟大街上买白菜是一个道理,没什么区别。

双方以5:5换股,姚劲波留下主持大局,杨浩涌逐渐退出去做瓜子二手车。姚劲波做得明智的一点是,合并后没有保留赶集网这个品牌,单品牌运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58最初还是瓜子的股东,后来日渐减持。宿敌难成朋友。2019年财季,58集团利润大增,很大部分来自于售出瓜子的股份所致。

04

58同城是轻公司的代表,意味着传统互联网躺在流量池里,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2015年,58不仅合并了赶集网,还把安居客、中华英才网拿下。这种合并同类项的做法,并没有让58重新走上巅峰。

如果按流量计算,58集团旗下覆盖的用户数有5亿。这绝对是个大体量。但用户价值有多大,营收数字都说明一切。

58的用户对平台是没有忠诚度的,需要则来,完事即走。58也没有想要留下他们形成逛的氛围,图标简单,无须注册就能发帖。

58涉及的业务非常之广,招聘、房产、汽车、金融、二手及本地服务等等。它没有长成巨头,但画出了巨头的版图。在每个领域,都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招聘的后起之秀有,拉勾、猎聘、boos直聘。房产领域,遭遇了贝壳。二手车更是对手无数。二手交易,58旗下的转转对战阿里的闲鱼、京东阵营的爱回收。现在就连饿了么也来蚕食58到家的业务。

这么多业务,58真正赚钱的只有招聘和房产,收入模型是会员和广告推广。虽然毛利高达90%,互联网公司无人望其项背,但营收增速逐年下滑。

在美上市7年,姚劲波最大的护身符来自腾讯。2014年,腾讯投资58同城7.36亿美元资金,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来还投资了转转。2017年乌镇东兴饭局,姚劲波也是座上宾。

58业绩平平,一家二级市场的美元基金曾经试图做空这家公司,结果赔得一塌糊涂。后来他们发现一个规律,不能轻易做空腾讯的关联公司。只要跟腾讯这艘航母存在纽带关系,资本市场对他们就有天然的信任和想象。

05

归根结底,58这家公司到底犯了哪些错误?手里是否还有底牌?

最大的错误在于对本地生活服务的理解出现偏差。跟所有传统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一样,姚劲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坚持做一家轻公司。

点评当年就是因为核心价值停留在信息层面,在团购交易环节落后美团,最终被美团兼并。姚劲波不会看不到这样的问题,58同城曾经烧掉几千万美金做团购,最后亏损严重,果断停掉。

饿了么做外卖,首先构建的就是即时配送,一开始就把公司做得很重,构建护城河。这招被美团识破,奋力追赶。最终成为连阿里都忌惮、打不过的本地生活服务领跑者。

对于平台而言,只有信息,不能完成交易闭环,对用户的价值就非常有限。

第二个错误是,一味以合并同类项的方式追求规模效应。58吞并赶集、安居客、中华英才网,跟携程当年投资途牛、同程、途家的做法如出一辙。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时候,真正的对手并不在同一跑道,勇于跨过边界的那些人才有可能是颠覆者。美团从餐饮打到酒旅,携程为什么没有进攻餐饮呢?

不过58手上也不是没有底牌。

上市之后,58集团陆续拆分出系列子公司,58到家、转转、斗米、快狗打车等。这些公司不再只停留在信息服务层面,终于俯下身子干起脏活累活,扎根于垂直领域做深。垂直细分公司最终能做多大,很难讲,他们起码找到移动时代,本地服务的正确打开方式。

此外,即便是在BAT彼此竞争激烈的时候,姚劲波同时游离在三个巨头周围,没有站队。阿里是58到家的投资人,腾讯投资了转转,58集团是百度联盟的重要成员。放眼整个互联网,能把如此高难度的一道题解得无懈可击的人,寥寥无几。

跟巨头相处的艺术,有时候可能成为一种意想不到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