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为核心的基调,在2007年阿里市值约为百亿美元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

2019年备受追捧的“数据中台”概念,实际上来自于阿里在2015年就提出的“中台战略”。如果再向前追溯,会发现2008年“五彩石”项目创造性诞生中的“中间件”概念,已经是“中台战略”的雏形。

文|杨舒芳

原创|科技考拉

阿里是一家什么公司?“电商”可能仍是它最广为人知的标签,但随着阿里经济体内业务的不断拓宽,这两个字显然已经无法概括现在的阿里巴巴。

11月1日的Q2财报中,阿里再次交出了一份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营收同比增长40%,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62%。连续的逆周期高速增长,背后显然有长期的核心驱动力支持。

剖开层层的影响因素,不难发现,最底层的驱动力是阿里的科技创新。归根结底,如今的阿里,已经是一家无可置疑的科技公司。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以科技为核心的基调,在2007年阿里市值约为百亿美元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

互生模型:科技与商业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国内的舆论环境一度追求科技和商业的隔离,认为科技应该高度纯粹、极度出世,商业则应该逐利而生、极度入世。

其实不然。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个时代、在阿里身上,得到了特别明显的体现。

2008年的“五彩石”项目,是阿里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技术对业务的巨大提升能力。

一个很有年代感的细节是,当时的天猫还叫作“淘宝商城”。和传统的企业IT模式一样,淘宝商城和淘宝虽然需要从淘宝导流,但二者各自拥有一套IT系统,不仅商家的商品库和店铺系统互不相通,用户甚至也需要登录两个不同的账号。

这导致,淘宝商城和淘宝双双遭遇了瓶颈——一方面,淘宝对业务在快速增长,当时的IT系统很可能会撑不起高流量、大并发的场景;另一方面,淘宝商城需要从淘宝获导流,但账号不互通成了阻止用户行为的一大门槛。

“五彩石”项目就此立项,集结了200多位员工、耗时半年完成。工程师们从交易、支付、会员等业务中提取共性功能、打包成公共模块,在架构层面引入“中间件”的概念,供前端业务灵活调用。

淘宝和淘宝商城的系统就此被打通。这段故事在用户可以一个账号畅行阿里动物园、商家可以一套库存对接淘系内外资源的现在,听起来显得魔幻又真实。

“五彩石”项目的意义并不至于此。在这个项目中,技术充分展现了提升业务天花板的能力。

很多时候,商业是业务发展的直接体现,技术则负责以一次次或大或小的工业革命,为商业找到未来的方向。从电商到金融科技,再到智慧物流、云计算、新消费、以及尖端科技,都在遵循和体现这个互生关系。

技术三级跳

和大多数公司的创业历程一样,早期的阿里同样是业务为先的,技术服务于业务,属于支持者的位置。

技术的角色第一次在阿里发生质的跨越,是阿里云的诞生。2009年早春,飞天第一行代码在北京汇众大厦203室诞生,2009年阿里十周年年会上,阿里云子公司宣布成立。

由此,技术从业务支持者的角色,一跃成为业务本身。

Q2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阿里云计算营收92.91亿元,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19.3%。可以对比的是,亚马逊AWS的同期营收增速是35%,微软Azure则是59%,均低于阿里云的增长速度。

10年前的“技术无人区”探险,最终被证明是成功的。

如今,阿里的科技能力已经完成了三级跳:从最初时使用别人的技术,到使用自研技术,再到现在可以用技术能力服务社会。阿里也从技术红利的分享者,变成重要的创造者。

一方面,阿里云与中台能力结合对外输出后,客户企业可以快速复制阿里的基础商业架构。同时,在金融科技、新零售、数字政务等多个方面,阿里也已经成为用户的居家旅行必备产品。

这在财报中同样有体现。以新零售为例,Q2财报显示,包括盒马、天猫超市、银泰等在内,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长125%,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由去年同期的10%上升至15%。

前瞻能力的价值

在技术三级跳的实现过程中,阿里所具备的前瞻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看到,在不同的技术领域,阿里不止一次表现出了自己的预见能力和执行力:阿里云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去IOE的序幕,平头哥1年内研发出了玄铁910和含光800等3款芯片,蚂蚁金服拥有国内最多的区块链专利数量。

另一个例子是,2019年备受追捧的“数据中台”概念,实际上来自于阿里在2015年就提出的“中台战略”。如果再向前追溯,会发现2008年“五彩石”项目创造性诞生中的“中间件”概念,已经是“中台战略”的雏形。

在阿里的业务提速上,“中台战略”贡献了肉眼可见的效果——相比当年200多位员工耗时半年的“五彩石”项目,现在担当着阿里下沉重任的聚划算,只用7个工程师花了一个半月开发时间,就神速面世了。

直到现在,它们仍然在深刻的影响整个国内互联网。

值得庆幸的是,阿里仍然在努力强化这种前瞻性。目前阿里的10万多名员工中,超过6万是技术人员;达摩院的编制中,半数以上是知名高校博士,包括10位IEEE Fellow、20多位知名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