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上的各种出行平台种类繁多,而用户对于出行选择主要在意的就是方便,安全和价格,为了抢夺市场各个平台对于便捷方面都下了大功夫,如果不方便就不会有任何市场,而安全问题也是国家三令五申的重要问题,没有哪个平台会在这方面钻空子。唯一就是价格问题,可能会让用户一不小心就掉进“坑里”,因为很多平台的价格标准并不明显,而且计价方式也不明确,所以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花费,这对消费者来说非常不公平。

而高德推出的“比价叫车”,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而发布的新功能,这项功能让消费者在叫车的时候,能够清楚地看到价格标注。目前高德上提供出行服务的平台有100多家,最大好处就是让更多小的出行平台有机会接到订单,而且多个平台一起竞争的同时,则能有效避免滴滴大数据杀熟的情况发生,不管对司机还是消费者都是一个不错的体验,但却是想要了某滴的命。

另外,这项功能可以把自己出行目的地的最低价格,和可能要花费的最高价格列出来,像专车,拼车,快车等等,这些价格都能体现得非常清楚,这样消费者就能一目了然地选择自己的需要的服务平台,通过货比三家能让用户省不少钱,这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一项功能。

虽然各个平台都在某滴出事后,积极推出新功能,并且大量发放优惠券,但是想轻易把某滴“打趴下”还是非常困难的。某滴2012年成立至今已经有将近10年时间,在这将近10的时间里,某滴算是南征北战,和嘀嗒,优步都有过一番烧钱大战。经过数百亿的投资后,某滴和优步双方都没有分出胜负。经过两年多的烧钱大战,国内的出行市场基本上已经稳定,很难再通过烧钱继续获得用户,而某滴以80%以上的份额占了国内出行市场的最大份额,所以最后两方经过谈判和解,然后经过磋商进行合并。

2016年的时候某滴就已经基本垄断国内的出行市场,但是某滴对市场的拓展却没有停下,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都有涉足,甚至2017年时候就已经计划研发无人车出行。本来形势一片大好的某滴,在资本的裹挟下却走向了另一条路,对于其他平台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机遇,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否冲破某滴设下的壁垒,就看这时候了,如果一旦打破旧市场份额,那么未来一定可期,但是事实真的如想象中那么好吗?

有很多网友反馈说,所谓的“比价叫车”其实就是在压榨司机的收入,价格越低司机的收入就越低。并且有司机计算过14个小时,能跑到800元左右,除去成本还能赚500左右,虽然一天的收入看起来不低,但是对身体的消耗却是极大的。如果把这个价格一味地压低,司机肯定没办法接受,而且不管司机能赚多少,平台的抽成都是没有变化的,这对司机来说非常不公平。

另外,平台不是网约车的根本,司机才是主体,不管平台推出再多功能,如果司机赚不到钱,就不会继续留在平台。而且推出再好的功能,没有消费者使用依然没有任何意义,司机和消费者反馈的情况来看,某滴已然是用户最多的平台,对司机来说能保证单量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现在某滴庞大的客户群体和司机群体仍然存在,某滴也是许多司机赖以生存的平台,想要靠几个新功能就来抢占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想趁某滴出问题的时候抢占市场,可能还是需要新的一轮烧钱大战,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司机和用户,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办法。当然也不是说其他平台一定没有机会,经过某滴事件的影响,国家也对平台的管控更加严格,如何保证消费者出行安全,已经不是唯一需要重视的问题了,如何保证信息数据安全是网约车遇到的新问题,而且如何保证司机群体的利益,也是将要摆上台面上的问题,相信接下来官方会有更多动作来监管网约车市场,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