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宫的视觉中国这次是要彻底凉了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次被监管机构整改,这是自视觉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当然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今年4月发生的“黑洞”版权门事件虽然付出了股价损失几十亿惨痛的代价,但它自己和外界都将其看成了是发展路上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事件,毕竟30万元的处罚对于一家市值百亿的公司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它还赚钱的独门绝技。但这次因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违规与境外企业开展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等问题,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网信办要求全面彻底整改。恐怕不能将其看成是“黑天鹅”了,而是彻彻底底的“灰犀牛”。

图片付费的伪商业

视觉中国——目前A股市场上唯一一家以创意图片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司,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创意图片网站,头顶着这些光环的它自2014年上市以来走的并不算艰难,甚至可以说比较顺利。这才成就了它百亿规模的体型。但直到今年版权门事件的爆发,我们才发现它的这一切都是“虚胖”。

它的起步和发展可以说时先于国内版权市场,创意类图片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因为有着不错的行业知名度,所以每时每刻都有源源不断的新图流入到平台,有了足够的原材料和下游足够的客户后,视觉中国基本在国内垄断了图片市场,交易的定价权自然也就破天荒的到了这个乙方手中。这决定了它的毛利并不会低。

可是就算垄断了市场,视觉中国的盈利报表并不漂亮。因为就国内而言,整个图片市场的总规模并不大,它再怎么努力也无法突破那么低的天花板,另外听着十分高大上的图片版权,其实再国内很难有用武之地,对自己有价值且能做交易的客户也只有B端市场上的那么几家大公司,大量的自媒体平台和小公司并不会为了那1%内容而选择去买单。因此一直以来它所宣称的图片付费的商业模式根本就没有完全形成。

“碰瓷”式维权成了慢性毒药

视觉中国真正的盈利模式就是这几年典型的社会现象“碰瓷”,它只不过是变体存在的商业碰瓷,从2016年开始,基本上触及到增长天花板的视觉中国开始转型走上依靠维权来提高营收的方法。也即它不会直接去与已经使用它具有版权的图片的应运者谈合作,而式通过举起维护版权的大棒向使用者发送律师函,而使用者最终最初的选择无外乎按照要求缴纳索赔费用,要么选择与视觉中国合作,对于这两种方案,第一种为其直接创收,第二种为其间增加客户,间接创收。视觉中国都是最终的收益者。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视觉中国靠维权创收的独门绝技越用越灵,甚至行业有调侃性话语:“如果你没有收到视觉中国的律师函,那么说明你在行业做的还不够大。”那些小公司平台不以为然的侵权行为,在它逐渐发展壮大之后,就成了视觉中国眼中待宰的羔羊。当然视觉中国也也深谙选择什么时间对什么对象下手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为此,视觉中国还有一套查询侵权的“鹰眼”系统,专门利用在线爬虫技术在全网搜索并生成实时侵权证据。据外界传言消息,此系统最初并不是此目的,但转型到监测侵权才真正发挥了它的威力。

看到这些,我们真的无法想象一家几百亿市值,年营收几十亿规模的上市公司居然式依靠打官司获取赔偿来维持自己的利润,笔者一方面感觉可笑的同时,另一方面看到它今天这样的遭遇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如果不能为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怎么可能会长久。

视觉中国的行为不像已经退市的长生生物那么让人可恨,可是商业的敲诈何尝又不是血淋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