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新品发布的前夕或者发布后,苹果都会为一些产品投放广告,由世界顶级广告公司制作的广告也每每成为不少人讨论的焦点,就在清明节过后的第一天里,苹果面对中国市场推出了一个新的广告,不过这一次却不是为了卖新产品。

苹果的这个广告仅有30秒,表达的内容其实并不多,总结下来就是“生活中你需要一些隐私时间或空间,在手机中更是如此”,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企业,苹果一直都十分注重用户的隐私安全。我想不少人应该还记得一个新闻,苹果拒绝了美国FBI的一个要求:解锁一名嫌疑犯的iPhone,苹果给出的理由是在没有他的犯罪证据之前,苹果不能够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甚至不惜为此与美国FBI对簿公堂。

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完善,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了,比如缴纳水电费、比如订购外卖、比如查询一些问题等。这些信息拼合起来,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帮助别人了解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隐私问题已经成为网络时代最引人关注的一个问题。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现在许多软件与网站的注册都精简到仅需要一个手机号码,输入你的手机号码,接收验证码即可完成,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我们的重要隐私遭到了泄露,没错,就是你的手机号码。笔者还记得,过去的大多数网站和软件都是采用的电子邮箱注册方式,或者是昵称注册,之后的电子邮箱与手机号码则是选填项,并不强制要求。过去的方式虽然繁琐,但是也很好的保护了我们的个人信息,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网站开始要求注册必须提供手机号码,有的甚至关闭其它注册通道,仅保留手机号码注册。

如果你曾经收到过骚扰短信和电话,那么不用怀疑,在你注册的众多软件和账号里,肯定有一个是元凶。甚至有过一个新闻,移动的内部员工将大量的用户手机号和个人信息打包出售,在当时也算轰动一时的丑闻,但是很快就随着热度的降低而被大家遗忘。隐私问题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却很少有人去真正的注意到这个问题。

就在去年,国内许多软件都曝光出了私下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比如一个新闻软件,却同时要求用户给予定位、通话、录音、拍照、短信、联系人等权限,安卓就是其中的重灾区。为什么在全世界范围只有国内的安卓用户面临如此多的隐私问题呢?因为Google实际上并没有中国业务,自从2010年后,谷歌已经关闭了针对国内的大部分服务支持,仅保留一小部分服务,其中就包括安卓系统的Google play。

因为国内无法使用Google play,所以就给了以豌豆荚为首的一众手机应用商店发展空间,并此外安卓还支持用户个人下载APK文件进行安装,以至于许多未经正式审核的软件也被下载并安装使用。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国内的安卓软件大多采用野蛮发展手段,通过大量的收集用户隐私来获利和修改软件。国内恶劣的安卓软件环境让iPhone的iOS看起来是如此的独树一帜,仅允许用户通过Apple Store下载软件,所有上架软件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并且在接到用户举报后苹果会对软件进行再次审核,如果举报属实软件会被进行下架整改处理。严格的软件管控让iPhone的使用体验远超安卓手机。

笔者此处并没有为苹果摇旗呐喊的意思,在笔者看来,将自己的隐私交给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不安全的,即使是苹果也一样。他们能够保证在政策等大方向上坚持不泄密,但是具体到个人身上时,我们无法相信每一位内部员工都格尽职守。早前就有一则新闻,一位微博用户公开了自己收到的三封威胁邮件,经过核实均是一位苹果内部员工发出,虽然该员工最后被开除,但是这位微博用户的隐私已经泄露了出去。

不过大家也无需因为隐私问题而疑神疑鬼,目前国内的主要手机厂商都已经开始重视起了隐私问题,Google也多次修改安卓系统的权限管理机制,从根本上阻止软件搜集用户的个人信息。作为一名普通的用户,我们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较好的保护我们的隐私:

1、不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

2、在能够使用其它方式注册账号时尽量不使用手机号注册

3、购买新手机后,初次开机的系统设置中会有“加入用户体验计划”的选项,可以选择不加入

4、软件如果要求获得电话、通讯录、定位等权限,如非必要则一律选择拒绝,定位权限仅授权地图导航、外卖等软件

隐私问题虽然严重,但也不是如狼似虎,付出一些隐私的代价来换取网络时代的便利在笔者看来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要给予用户知道自己的隐私将被用在什么地方的权力,同时用户能够拒绝企业继续使用自己的隐私或者要求企业删除自己的隐私信息,这样才能够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