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惨烈的竞争中,继春季档大年初一票房再创辉煌后,大年初二票房同比有所回落。

据猫眼数据显示,2月5日,全天票房14.5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78亿元同比增长13.77%,但2月6日全天票房仅9.9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超3%。

但有国产硬科幻之称的《流浪地球》逆势“杀出”,2月6日票房2.62亿元,碾压《飞驰人生》、《喜剧之王》,直追《疯狂的外星人》的2.84亿,“黑马”风范霸气侧漏。与此同时,截至发稿,在2月6日总票房赶超《新喜剧之王》后,《流浪地球》2月7日以5.57亿的票房再度超越《飞驰人生》,开始向冠军发起冲锋。

《流浪地球》之所以能够反超,与其高口碑有很大的关系。

高口碑逆袭

智通财经APP发现,截至2月6日中午,《流浪地球》的豆瓣评分为8.3分,远高于《飞驰人生》的7.2分,《疯狂的外星人》的6.7分,以及《新喜剧之王》的6.1分。

与2月5日相比较,票房最高的《疯狂的外星人》豆瓣评分下降较大,由“开分”的7.2分下降至6.7分,而《流浪地球》、《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的评分相对稳定。这也就意味着,豆瓣评分唯一上8分的《流浪地球》,口碑经受住了观众的考验。

从以往的高票房电影中能发现,高口碑的电影不一定有高票房,但高票房的电影口碑必定很好,那么,高口碑的《流浪地球》能否问鼎春节档?

事实上,影院的排片也将影响影片的票房收入。2月5日时,《流浪地球》的排片仅有11.4%,《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均在20%以上,而《新喜剧之王》也有19%。

2月6日,由于《流浪地球》的高口碑,院线提升了该影片的排片场次,排片率上升至17.7%,但仍低于《飞驰人生》的18.1%,以及《疯狂的外星人》的22.7%。

这是因为《流浪地球》时间长达125分钟,虽然3D影片的客单价高于2D的《疯狂的外星人》及《飞驰人生》,但若上座率低于其他影片,排片过多会影响影院的总收入,因此,在《流浪地球》的上座率未明显占优之前,排片比率是上不去的。

但2月6日,《流浪地球》以50%的上座率高居首位,因此,院线在2月7日加大了该片的排片率,截至上午8点,《流浪地球》排片占比24%位居第一位,上座率12.5%远高于其他影片。

在加大排片后,效果也是极为明显的,截至2月7日上午8点,《流浪地球》票房8964万,位于第一位,且总票房5.51亿元,超越《飞驰人生》,向《疯狂的外星人》发起冲击,挑战冠军宝座。

即使《疯狂的外星人》有着黄渤、沈腾的强大号召力,但《流浪地球》的高口碑已不可阻挡,从当前的数据看,《流浪地球》票房超越《疯狂的外星人》也只是时间问题。

《流浪地球》诞生的背后

毫无疑问,2019年的春节档是科幻片的主战场。不论是科幻喜剧片《疯狂的外星人》,还是国内首部硬科幻片《流浪地球》,表现均不俗,特别是《流浪地球》,口碑一骑绝尘,票房逆势突袭,这将是我国科幻电影史上的一大突破。但与美国科幻电影市场相比,我国仅处于起步阶段,双方仍有较大差距。

造成双方差距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科幻电影产业链的不完善。2016年《叶问3》爆出票房造假之前,我国的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增速超30%,在这样快速发展的环境中,追求回报的资本难以对出了名的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的硬科幻产生兴趣。

而资本在硬科幻方面的投入跟不上,软科幻电影却层出不穷,这就导致我国在硬科幻电影制作的关键环节技术上与美国拉开较大差距,国产科幻电影口碑孱弱。

事实上,与所有新事物有其诞生的特殊环境一样,《流浪地球》的出现也有着深深的行业痕迹。首先是中国的硬科幻小说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并受到广泛认可,比如被大众熟知的、较为经典的《三体》、和《空间折叠》。产业链最上游的剧本制作有了一定保障。

其次,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放缓。2016年,《叶问3》被爆票房造假,国内电影产业进入严监管,票补大幅下降后,资本退出,2016年的票房便大幅下滑,增速仅有3.73%。2017年触底反弹后,增速升至13.75%,但至2018年,《手机2》事件爆发,影视行业迎来大地震,全年票房增速下降至9.06%。

据中信证券数据,预计2021年我国电影市场将达到727亿元的市场规模,即2019-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25%,而艾瑞咨询的数据则更为悲观,预计增长率仅在5%-6%之间。

行业增速放缓,造成的局面便是企业的竞争愈加剧烈,年初时市场传闻将有14部影片参与春季档角逐,但最后上映的仅有8部,竞争之大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自2014年以来,以BAT为主的互联网公司加速进入电影市场,BAT从视频平台和渠道端定位,逐步向上游的内容环节和终端用户延展,重塑影视产业链。且海外引进影片票房占中国电影票房的比例超三分之一,美国科幻大片在国内“吃香喝辣”,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入局以及国外影片的引进,上游影视制作公司的话语权被弱化,优势被一步步瓦解。

因此,在行业增速放缓,互联网企业的突袭以及国外影片的夹击之下,影视公司扩充作品类别,进军硬科幻,抢先打响知名度提高竞争力,成为重压之下影视企业的另一出路。

其实,当下电影市场的疲软,看看曾经的“电影之王”华谊兄弟(300027)便知,其惨状与火爆的春节档形成鲜明对比。

1个月内“狂借”32亿?

2018年时,华谊兄弟未参与春节档,但前后两次的具体情况,大有不同。在去年时,华谊兄弟押注贺岁档,《芳华》、《前任3》两部影片大火。

在2017年的年报说明大会上,华谊兄弟董事、财务总监丁琪宣布《芳华》、《前任3》最终分别以14.22亿元和19.41亿元的成绩收官,并分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文艺片和爱情喜剧片。且由于是贺岁档,大部分票房收益计入到2018年。

与2018年的贺岁档大热相比,华谊兄弟在2019年可谓是“折戟沉沙”。由天下霸唱改编的《鬼吹灯之云南虫谷》大IP电影于12月29日正式上映,但遭遇口碑票房“双杀”局面,豆瓣评分仅3.5分,猫眼预测其最终票房仅1.52亿元。

电影扑街的背后,华谊兄弟已“深陷泥潭”。在崔永元于微博表示已经将与华谊兄弟合作过,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585名艺人名单提交税务总局后,华谊兄弟股价狂泻不止,年内最大跌幅超60%。影视圈的大地震也由此开始。

但华谊兄弟所面临的危局不止于此。2018年前三季度,该公司收入虽同比增长超30%,但归母净利润下滑45.38%。在利润大幅下滑之际,华谊兄弟迎来的却是高额负债。

在A股市值超100亿人民币的影视娱乐股中,2018年第三季度,华谊兄弟以45.57%的负债率高居第二位,光线传媒同期负债率仅18.2%,而港股的阿里影业(01060)2017年负债仅10%。

与此同时,在华谊兄弟2018年三季度报告中,其表示32.84亿元的中期票据将于一年内到期,划入一年内的非流动负债,同比增长246.41%。业绩下滑,高负债率,中期票据到期,导致了华谊兄弟陷入资金流动性危机。

进入2019年以来,华谊兄弟或其子公司先后发出了拟向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申请综合授信提供质押担保的相关公告,授信金额分别为2亿、2亿、2亿、7亿、以及不超过12亿。

1月23日时,华谊兄弟与阿里影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影业向华谊兄弟提供借款7亿元人民币,期限为5年。在这5年内,华谊集团至少完成主控并上映10部院线电影,而阿里影业对于华谊主控项目享有优先投资权。授信金额及阿里影业提供的借款合计近32亿元人民币。

而流动性危机的另一方体现在股票质押。目前,华谊兄弟王忠军持股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22.02%,已质押19.45%;王忠磊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01%,全部处于质押中。

在资金流动性紧缺的同时,公司2018年业绩大幅亏损。1月31日,华谊兄弟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由2017年盈利8.28亿元转为亏损9.82-9.87亿元,并收到了证监会发出的是否存在业绩“大洗澡”的问询函。导致亏损的原因,是主要影片档期内未达预期,电视剧未能在报告期内完成并播出。

早在2014年,华谊兄弟便提出了“去电影化”的战略目标,但在行业格局大变的情况下,公司历经四年探索,兜兜转转又宣布回归初心,聚焦“电影+实景”。

有滋有润的阿里影业

事实上,在新的行业格局下,华谊兄弟近乎没了“半条命”,但以阿里影业(01060)为代表的互联网影视企业却活得有滋有润。

阿里影业目前已在产业链上下游、制作、影院等全产业布局,包括了“电影制作+电影宣发+版权授权”的电影内容产业链以及下游的“在线售票平台+影院售票软件”的票务产业链全部业务。

全产业链布局的好处在于,协同效应明显。在线票务平台扩大了影片与用户的直接接触面,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消费数据,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可判断出用户喜好,并进行精准宣传,这对于上游电影内容的制作也有借鉴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影业在今年的春节档可谓是大出风头,也是涉及影片最多的玩家,作为锦橙合制计划推出的第一部电影,一部《啥是佩奇》刷满全屏打响了《小猪佩奇过大年》的旗号。除此之外,阿里影业还是《新喜剧之王》、《飞驰人生》的出品方之一,也是《流浪地球》、《廉政风云》的联合出品方。

《流浪地球》的诞生,是新行业格局下影视企业摸索的新出路,若票房大获成功,将照亮在黑暗里前行的影视企业,加速国内硬科幻电影的发展。仍有诸多瑕疵的《流浪地球》,将会是中国硬科幻电影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阿里影业冲击传统影视公司的一大胜利,或许,这也会是阿里影业成为行业“大佬”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