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在上海市求医的患者向媒体反映,自己去搜索引擎排名靠前的复大医院就诊,花了大价钱看病后,病却没见好,再去三甲医院复诊后,得到的诊断结果与复大医院大相径庭。9月8日晚,上海市工商局表示,复大医院涉嫌虚假宣传,已对其立案调查。

曾被千夫所指的医疗竞价广告,又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卷土重来。其实说卷土重来,并不是很准确,因为医疗竞价广告似乎从未退场,只是手段更加隐蔽、套路更深了而已。仅今年以来,医疗竞价广告就多次被媒体抓了现行:今年4月,一篇名为《竞价医疗广告转战移动端》的深度调查报道,直指移动端与网站存在双重标准;5月,新华社刊发的《医疗竞价广告“卷土重来”!公然把公立名牌医院搜索名称卖了……》一文,再揭非法医疗竞价广告种种套路,其中就包括“搜李逵出李鬼”等……

两年多前,医疗信息的竞价排名模式纳入了医疗广告监管范围,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众多搜索引擎依旧与非法医疗机构沆瀣一气。每次面对舆论危机,这些搜索引擎的应对方式也很俗套,无非是道歉、整改、辩解等,但风头一过又重操旧业。在众人的怒斥中,“道歉+整改”的模式化说辞,已难以取信于人。

搜索引擎公司之所以不顾形象和吃相,与作恶的非法医疗机构狼狈为奸,还是因为医疗竞价广告是一块关乎企业利润格局的“肥肉”。而监管体系的弊端乃至空白,也给秉性难改的搜索引擎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或冒险的动力。说到底,罚得太轻,处罚和利润不成比例,形不成威慑。在巨大利益面前,与屡教不改的搜索引擎公司和医疗机构谈道德、讲责任,无异于与虎谋皮。

只有违法的成本远高于牟取的利益,违法企业才会弯腰捡起已碎了一地的节操。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能影响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信息的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这种情况下,龙头企业收钱后,绞尽脑汁人为干预搜索结果,谁给的钱多谁的排名就在前面,不惜将“李鬼”打扮成“李逵”,这相当于给坑蒙拐骗的非法医疗机构大开方便之门,为悲剧的发生埋下伏笔。从医疗竞价广告到滴滴顺风车血案,重申了一个常识:生命安全是互联网企业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的底线。

有法律人士曾建议立法禁止医疗广告竞价排名,是否可行值得商榷。但是,假如互联网企业一再挑衅社会底线、触犯众怒,医疗竞价广告这一新生事物的前景无疑将非常暗淡。据报道,在全球范围内,针对互联网企业已经有不少“天价罚单”的案例。搜索引擎屡屡在同一个地方栽倒,我国相关监管部门也不妨祭出“天价罚单”以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