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打的社交需求”面前,陌生人社交被看作是“千亿蓝海超级赛道”。艾媒咨询曾预估,2022年中国移动社交用户将整体突破10亿人。

期望是美好的,但陌生人社交赛道的路却并不好走。

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除了个别App,探探、最右、伊对等社交App在2022年2月的月活跃用户数相对于2020年1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过去几年间,更多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爆火如同昙花一现,在迅速走入大众视野不久后,就相继销声匿迹。

即便是行业内最头部的玩家,也面临着经营的困境。不久前,挚文集团(原陌陌集团)一季度财报也显示,其2022年Q1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6月11日,社交软件Soul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文件显示,公司决定撤回F-1登记声明文件,不再根据F-1文件发行证券。

营收下滑、上市不利,曾经充满想象的陌生人社交赛道,究竟怎么了?

破圈的烦恼

作为一款主打陌生人兴趣社交的App。2016年,Soul以“灵魂匹配”的口号闯入了陌生人社交的赛道,随后其创始人张璐又在2021年提出了“社交元宇宙”的概念,提出要为年轻人打造一个与现实平行、实时在线的虚拟世界。

不过这只“社交元宇宙第一股”的上市之路却并不顺利。就在2021年6月份更新招股书后,Soul突然宣布暂停了在美股上市的流程,而这时的Soul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2022年6月9日,Soul退市迎来了最新进展。公司正式向美国证交会(SEC)提交了撤回IPO的申请。

上市之路不顺的同时,Soul也在面临成长的阵痛。

在张璐的设想中,Soul打造的社交元宇宙,能让年轻人专注于兴趣的共鸣和灵魂的共振,然后心满意足地“安居”。

但从现实来看,当下年轻人正在对Soul进行Z世代式独有的戏谑和解构。

Soul最近一次遭遇风波,来自于一场网友自发流行起来的“废话文学”(形容看似说了话又没有任何有用信息的言论)。

在这场废话文学运动里被批判的,首当其冲就是Soul。一旦有人在社交网络上说自己心情不好,就会有人评论:“不开心就去Soul啊,在Soul上没有人知道你的身份。在Soul上没有标签没有熟人,在Soul上你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来Soul吧,遇见懂你的人。”

原本是Soul正儿八经的广告宣传语,如今却沦为了废话文学中被批判的主力军。

资深废话文学用户鲍海轩认为,这句话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用来嘲讽经常在互联网上无病呻吟的人。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Soul是“假文艺”和“矫情文学”的重灾区。

在很多人看来,Soul的社区氛围并不友好。

在Soul注册了1304天的用户骄阳深有体会,他调侃自己注册Soul四年,没有故事,全是“事故”。80后的他曾在Soul上交往过两任女朋友,但到最后“人财两空”,还欠了一屁股债。

从初一就开始接触Soul的AKYIA也表达了对当前社区环境的不满。他指出,很多用户为了获得更高的点赞和评论,开始频繁参与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我更喜欢在Soul上看别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琐碎,当刷到的瞬间铺天盖地都是社会事件,这就让我感到厌烦。”

在知乎,“你为什么卸载了Soul?”的问题下面有多达9000条回答,总浏览量超过了4670万次。其中很多都是曾经的忠实用户对Soul粉转黑的心路历程。有人说Soul名义上是拯救孤独,实际上却让人更孤独。也有人愤愤写道现在的Soul“低龄化”、“低素质化”、“戾气重”。

尽管屡遭人们吐槽,但在招股书中,Soul的用户规模扩张速度却十分惊人。2019-2021年3月,Soul的MAU(月活跃量)从1150万涨至3320万,DAU(日活跃量)从330万涨至910万,分别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109%和94.4%。

得益于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Soul的总营收也水涨船高。2019年和2020年,Soul的总营收分别为7070.7万元和4.98亿元,同比增长了604.3%。在2021年Q1,其营收为人民币2.38亿元,同比增长了260%。

作为对比,老牌陌生人社交软件陌陌则达到了用户增长的天花板。2022年第一季度,陌陌的月活跃用户为1.109亿,与去年同期的1.153亿下降了3.8%。

不过在用户猛增的背后,Soul仍然处于巨额亏损状态。2019年,2020年和2021年Q1,尽管营收大幅增加,但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2.995亿元,4.881亿元和3.825亿元,仅2021年的第一季度,其亏损程度就占2020年总亏损的78%。

另一方面,Soul还面临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截至2020年3月31日和2021年3月31日,市场营销费用分别占到了Soul总收入的79.1%和192.9%

最大的一个问题是,Soul目前的营收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会员订阅的增值服务。尽管在报告期内,Soul平均每月付费率从2.3%增长4.8%,月均付费金额也从21.9元增长至48.6元。但对于Soul来说,如果仅想靠增值服务来扭亏为盈,这还远远不够。

就在Soul撤回上市申请前,以LGBTQ(性少数群体)交友为主的社交软件Blued也达成了私有化协议退市,目前在陌生人社交的上市公司队伍上,只剩下了陌陌一根独苗。

不过,2014年陌陌在美国上市,市值最高时达到了100亿美元。如今,陌陌的市值仅仅10亿出头,缩水了将近90%。

当用户增长的红利褪去,陌陌颓势的今天或许就是Soul可以预见的明天。

陌生人社交的三次潮流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到“人是社会性动物”,后来这句话干脆被活跃在陌生人社交赛道的创始人们奉为圭臬。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中,智能手机的普及则催生了陌生人社交的兴起,再加上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迭代,让整个行业有了迅速发展的基础。

翻看历史不难发现,陌生人社交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集中爆发阶段以及现在的垂直细分阶段。

踏着第一波陌生人社交的浪潮,陌陌在2011年的夏天上线了。由于正处于赛道的红利期,上线后的陌陌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注册用户过千万的大关。成立仅三年后,陌陌就远赴美国敲钟,成功挂牌纳斯达克。

就在陌陌赴美上市的同一年,靠“左滑无兴趣、右滑喜欢”设计而出圈的社交软件探探上线,因与陌陌有着相似的定位和更加新鲜的玩法,探探也被视为陌陌的最大挑战者。

当时,还在初创期的探探火速被资本盯上,上线的五个月后,就飞快完成了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到了2016年11月,探探日活跃用户超过500万,总共完成了近60亿次配对,成为了继微信、QQ、微博后90后最大的社交平台。

探探弯道超车的这一年,Soul以“灵魂交友”的噱头杀进了赛道。Soul的诞生赶上了陌生人社交融资的爆发阶段,据不完全统计,2014-2016年,在陌生人社交的赛道上,每年平均融资的数量都超过了80起。

当时入局玩家虽多,但由于差异性不突出、定位不清晰等特点,大部分社交App只是昙花一现,最终能撑下来的还是少数。

2018年,陌陌宣布用7.35亿美元全资收购探探,“两大神器合并,从此一统社交界”的调侃甚嚣尘上。不过这场大哥买二哥的并购案,带来的寡头效应不但有限,反而激起了又一轮的社交软件创业潮。

其中引起最大讨论的,应该就是那场轰轰烈烈的“三英围剿微信”了。

2019年1月15日,被很多人称为是国内移动社交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前快播创始人王欣推出了熟人匿名社交产品“马桶MT”;同一天,字节跳动宣布推出视频社交软件“多闪”;到了当天晚上,罗永浩则推出了社交软件“聊天宝”,被看作是之前产品子弹短信的2.0版。

三款社交软件在同一天发布,引起了外界很大的关注。但结局都比较惨淡。开完新品发布会的两个月后,聊天宝团队就宣布了解散,罗永浩也退出了股东行列;马桶MT在发布当天就遭遇了服务器负载的危机,目前已经无法在应用商店下载;如今还撑着的多闪,则是因为背靠字节,还在悄无声息地存活。

但这也掀起了陌生人社交赛道的热潮,资本与大厂闻讯而来。

在大厂的加持下,不断有新的社交产品诞生。有数据统计,从2019年至今,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总共推出了几十款陌生人社交App,其中包括视频、语音、职场、匿名、相亲等多个细分赛道。

最激进的腾讯一口气推出了“社交全家桶”,从2019年夏天,腾讯就密集地推出了将近10余款社交产品,其中包括猫咪、轻聊、有记等,不过如今有一半都处于停止运营的状态

字节跳动也开始广布局,推出了包括多闪、识区、心图、飞聊在内的一众产品,涵盖了图片、声音、短视频等多种交友形式。

百度则是选择了声音社交的垂直赛道,推出了“有噗”、“音啵”、“听筒”、“音磁”等产品,还在今年初推出了名为“嗨圈圈”的语音交友App,不过上线两个月后随即下线。

但从结果来看,大厂们推出的这些社交App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目前还没有跑出一款真正破圈的现象级产品。

面对四面八方而来的入局,陌陌也坐不住了,开始尝试向视频社交的垂直赛道发力,先后开发出了“对对”和“对眼”两款产品,但效果都较为一般。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广而泛的陌陌、Soul、积目,再到小众化的Dots、树洞、递爪、芥末,可以看到,当下的陌生人社交赛道正在逐步走向细分化和垂直化。

随之而来的,却是整个赛道的遇冷。陌生人社交赛道在2014-2018年出现了集中爆发,其中仅2018年一年的融资金额就达到了161.99亿元。

从2018年开始,该赛道的融资数量开始断崖式下跌,2020-2021年融资总额逐渐跌破亿元。今年上半年,仅有4家有关陌生人社交创业的项目拿到了融资。

时任陌陌CEO的唐岩在多年前接受《财经》杂志的采访中就表示出了用户饱和后的困境:“我们是在曲线最漂亮的时候上市的,之后互联网红利消失,大河不进水了,在产品上又取得不了突破,整体上到了一个瓶颈期。”

2021年8月,陌陌集团正式更名为挚文集团。

按照挚文集团现任CEO王力的说法,“App矩阵”成为了挚文集团2022年三大战略方向之一。另外,其也在发力出海。

挚文集团也已经发觉,年轻人的需求日新月异,并且呈现出更加细分化的趋势。举例来说,其在今年春节后推出了新App“贴贴”,是基于桌面小组件的社交产品,主打喜欢跟三五密友分享内容的00后群体。根据年轻人喜欢随手拍与分享的习惯,贴贴上的内容会自动推送到密友桌面。在挚文集团看来,这种产品90后很难理解,但00后很是受用。

不过,体现在业绩表现上,却难言乐观,毕竟新产品仍处于投入阶段,远未到商业化的时候。

6月7日,据挚文集团一季度财报显示,陌陌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3%;归属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7.2%,这也是其季度营收连续第9个季度下滑。对应到具体业务上,陌陌App、探探App,以及直播、VAS增值营收均有下滑。

也就是说,在第三次潮流掀起前,陌陌们仍将会有漫长的阵痛期。

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吗?

对于人们来说,社交的需求到底有多强,不同人的答案并不一致。

对于盲人卢阳来说,在工作之余打开Soul找人语音聊天是一件难得的轻松事。在Soul上,他给自己的标签是“唠嗑型达人”。在苹果手机的语音功能下,他可以很方便地操作Soul,进入和陌生人的语音匹配。

在他看来,由于自己的残障身份,生活中的人更多是处于一种怜悯的心态和他交往,只有在和陌生人的语音聊天中,他才能感觉到平等的沟通。

卢阳在Soul上已经注册了813天,平均打开Soul的频率在2-3天一次。对他来说,独居生活最难以忍受的就是过于安静的环境,所以他渴望在家中和他人产生有声音的对话。

“低频刚需”则成为了如今陌生人社交的发展趋势,而这也是陌生人社交产品至今都没有出现一个能够比拟微信的原因:微信上的熟人社交链接较强,而在陌陌上,人和人的关系甚至比一张纸都要脆弱。

矛盾的是,这些以互联网技术为背景而诞生的社交产品,都需要依托庞大的用户数量来争取想象空间。对于他们来说,一旦用户数量达到天花板、用户活跃度出现停滞,自然就无法给资本市场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稳居头部的陌陌,尽管开设了直播业务,但也未能探索出一条能够将用户注意力牢牢吸引住的路径。2022年3月,陌陌应用程序的月活跃用户为1.109亿,而去年同期,这个数量为1.153亿。

另一方面,在“社交”变“色交”的趋势下,人们也开始反思陌生人网络社交构筑背后隐藏的技术资本逻辑。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王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技术和资本,重新塑造了我们的一些欲望。交友软件不光是技术,其背后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它包括追求效率,甚至是追求竞争,鼓励我们不断去挑战和竞争,把自己放在一个竞争市场当中,而这将重塑人们的欲望簇(指很多欲望叠加在一起的状态)。”

《2020独居青年生活洞察报告》显示,26-30岁成为独居主力人群,64.83%的被调研对象选择通过社交软件结交新朋友,线上交友是不少独居青年们缓解孤独的“必选项”。

在此背景下,我们或许应该思考,究竟是技术“诱导”人们产生了更多的孤独,还是人们通过技术放大了自己本身的孤独?就连张小龙也曾经表达过,“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人们经营朋友圈,就是在经营自己的人设。

在互联网,每个陌生人社交软件几乎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刻。从一罐、啫喱再到去年大热的Clubhouse、tinder,人们马不停蹄地从一个软件奔向另一个软件,却找不到内心的安宁,无法真正实现需求的被满足。

而如何将自己的15分钟变成30分钟、60分钟?则需要陌陌、Soul们去探索出一条更加新鲜、更加广阔的路。

(文中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