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刚结束第一个抢购期,很多尾款人们就开始准备吃土了,看着月底才发的工资和一直在催的花呗账单,打工人精神抖擞,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节衣缩食讨生活,冬天快到了,节衣有些难,那就先从吃上下功夫吧!于是不吃外卖成了很多人的首选。

有些人会问,不吃外卖就行了?还不都是要吃饭,外卖能贵多少?然而体验过才发现,外卖真的很贵,普通一餐饭同一家店堂食20元左右,可是外卖就要翻倍。

这不禁让打工人直呼“外卖自由”也太难了!

你的第一单外卖花了多少钱?

外卖兴起似乎没多久,美团上线从2010年开始,做外卖也不过这几年,但是现在外卖已经相当普及。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9亿网民中,外卖用户已经达到4.6亿,和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12.7%。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有专家指出,这个市场规模即将达到万亿水准,现在还是未饱和状态。

提起外卖,很多人直接就贴上了“方便”、“便宜”的标签,外卖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发展得十分容易,但是它真的便宜吗?一开始的确很便宜,你还记得你的第一单外卖花了多少钱吗?

“我吃过一毛的,三毛的,甚至还有免费的。”

“我以前见过优惠减完以后app还倒贴钱的……”

“点过只要付一分钱的,当时都害怕商家不接单。”

很多人都经历过“外卖免费”时期,就算要付钱,也会有平台大力发放的优惠券,各种各样的满减叠加以后,基本一餐花不了多少钱。

因为“外卖便宜”吸引了不少羊毛党进驻美团和饿了么,平台的补贴政策开始生效,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用户作为受益人羊毛也薅得很开心。

根据平台规定,新用户几乎每个店都有立减15元的待遇,再加上一些优惠券,新客基本都能体会到“霸王餐”的快感,而为了新用户的留存,平台在短期内会不定时发放大额优惠。

但是这样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使得原本薅羊毛的用户逐渐深陷泥潭,慢慢地不少人发现,自己的外卖价格不断在上升,从几块到十几块,现在二十多元的外卖是常态,三四十也不意外。

点的餐都差不多,价格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而且有用户察觉到,在实体店里吃和外卖之间差了很多钱。

这家锅贴店是某地较为出名的连锁加盟店,最出名的餐品是沙汤和锅贴,实体店遍布街头小巷,所以消费者众多。“这家店很多本地人都吃过,这碗沙汤店里卖5块,但是外卖上标价7块,其他餐品也一样,都会涨个一两块。”

配送价20元起,也就是说要凑到外卖基本配送价,同样的餐品在店里可能只要15元左右,再加上配送费和打包费,外卖最终和堂食价格能差大概10元。

10块钱什么概念,在店里能再吃一顿早餐了,一些用户算清楚这个账后,深知自己点外卖亏大了。

有些商家为了让用户点餐感觉值一点,会附赠饮料,这些饮料是供货商免费提供的,商家没有成本,而赠送饮料无形中感觉增加了菜品,加大了竞争力。

可是这些饮料大多时候都很鸡肋,廉价感扑面而来,用户领不领情还是两说,免费饮料战术就这样长期存在着。

用户商家两头叫苦,问题出在哪儿?

小徐说自己带午饭不是因为她养生,而是因为她维持不了每天点外卖了。“现在的外卖是越来越贵了,真的吃不起了!”小徐是刚毕业的实习生,还没来得及展望光明的未来,就先一步被外卖打败,每个月固定的租房支出让她不得不省着点花,所以从不下厨房的她也开始琢磨怎么做家常菜了。

现在的外卖不仅有价格高的问题,单个菜品比店里贵个一两块都能理解,这是为了平衡其他支出。但是越来越高的打包费和配送费让人十分不解,与此同时分量还变少了。

“红包返现”、“直接满减”这样的优惠字眼着实让人心动,但是如果外卖平台上商家按照原价卖,根本就不现实。

外卖行业的“潜规则”是,商家每卖出一单平台都要抽成,而为了不亏钱,只能将多出的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这就是所谓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今年疫情期间餐饮行业的日子不太好过,不少商家都依靠外卖维持生活,但是渐渐地有些商家都宁愿选择自己送也不愿意掺和平台的配送了,更有甚者直接退出外卖平台。

“原本做外卖是想着能让生意更好一点,但是每个月算下来,根本赚不了多少,等于是在给平台打工!”刘师傅是当地一家炸串店的老板,因为他家的炸串口味出众,吸引了不少忠实的食客粉丝。但是也有人抱怨他家不做外卖,想吃只能到店里来吃。

据刘师傅介绍,自己店里人均价格在12元左右,但是外卖每单大概20块,平台抽成大概6块,再加上配送费,他觉得自己的顾客吃的太亏,自己也没赚到钱。

据了解,美团对商家的抽佣规则是,类似必胜客这样的大型连锁企业维持在18%左右,饿了么有15%;对小店来说,美团抽佣升至23%;饿了么大概在20%左右,新入驻的商家优惠至16%。

订单成交额越高,平台抽佣相对也在上涨,给平台打工这种说法的确存在。

“不愿意出门就得被宰”,外卖平台的便利性让很多消费者直接默认这样的价格上涨,但是根据调查,大部分用户能够接受的上涨区间大概在20%左右,可是现在有些价格上涨接近50%,在不知不觉中,钱越付越多。

付过配送费餐品还要涨价,外卖配送员也拿不到多少分成,这似乎都在预示着平台抽走了大头,这些钱都花在哪儿了?一轮又一轮的拉新补贴和价格战似乎能看到,烧钱增量能走多远?

写字楼里兴起的外卖小程序

外卖吃不起,带饭又累赘,写字楼里的员工们得想想新的办法,而被外卖送餐上门培养出来的习惯难以更改,有什么法子能代替外卖又不出门呢?

回到最原始的解决办法,建群直接联系,很多大厦里的公司都会有附近餐馆的联系名片,如果需求量大,会和饭店老板建个微信群,哪些人需要订餐直接群里招呼,约好配送时间,老板集中送饭上门。

可是遇到单个点餐或者不想吃这家怎么办呢?隐藏在大厦里的小程序在悄然兴起。

和外卖平台高昂的抽成费用不同,小程序的门槛就低多了,除了每个月低廉的月租费用,其他产生的所有利润都将是商家自己的。

现在有很多餐饮品牌都做了自己的订餐小程序,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喜茶、麦当劳等,解决不少订餐问题。和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相比,订餐小程序也可以选择自提或者外卖,但是这样的外卖成本明显少了很多。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因为不是美团那样大的规模,小程序上的店家和用户都只是集中在区域小范围内,所以不需要那么大的数据支撑,人力成本也节省很多。从功能上,扫码预约和点单功能也完全能满足用户需求。

另外小程序对于店面宣传方面,提高了精准营销和品牌粘度,比起在外卖大平台上的海底捞针式搜索,小范围的小程序更有针对性。

这些小程序都是可定制的,写字楼内部可以自行打造,这样的内部消化不仅价格更低廉,消费者体验也更好。

平台又掀起价格战,外卖自由何时能实现?

平台之间的战火从来没停过,今年8月饿了么亮肌肉,正式推出“百亿补贴”计划,而近期这个补贴的规模从24城增至124城,范围也从餐饮类扩展到了全生活服务类。

“百亿补贴”补的是什么?如果你是新用户,那么你就可以薅羊毛了,“一分钱炸鸡”不是梦!这种套路是不是似曾相识?你当初也享受过,还是作为新用户的时候。没错,这种烧钱的拉新手法再度上演。

美团作为老对手怎能无动于衷?为了抢夺市场,美团紧接着上线“百亿饭补”计划,虽然官方定义这次活动只是“促销”而非“补贴”,但是从形式和内容上来看,这是双方平台的又一次交火。

2018年夏天,饿了么曾经投入30亿来打补贴战,可惜最终效果平平,没能成为本地生活领域的老大。现在卷土重来且气势汹汹,补贴大战又起,未来局势发展如何还不能早下判断。

不过有句话说得对,“老用户不如狗”,这些诱惑力满满的补贴都是针对新用户的,老用户们还在愁外卖自由。说句不夸张的话,有人给自己定下的十一月小目标是定外卖不看价格,只看喜好。看似简单,实行起来已经有些难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