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麦叔投资笔记 (ID:msinvest)

声明:以下内容皆为个人思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在认识和持有拼多多这个股票上本人经历两个不同的阶段,是一个逐步验证的过程,大概也是投资者口里常说的一种投资乐趣所在。

(1)争议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拼多多刚上市时的争议阶段,在这个阶段,拼多多被贴的最多的标签是假货,山寨,并获得了“拼夕夕”的称号。

一般投资的理念是有争议才有机会,一致性是最害人,没争议估计也就没啥机会了。

在这一阶段里,我对假货这标签考量了一番。最后个人认为,电商平台上假货多山寨货多不是因为平台的原因,而是整个社会在那个阶段就是如此,电商平台只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投射。现实社会是啥样的照出来就是啥样的。

任何平台上都有可能出现山寨货,但是由于受众的不同,有的用户在意,有的用户不在意,不是说平台方没有责任,而是平台的受众还能忍受,有点“存在即合理”的意思在里面。一般认为拼多多的用户都是在五环之外的,这个划定区域人群的特点就是对功能性的追求大于品牌性的追求,五环内的都留给京东和天猫了。

本人都是全电商策略,也持有京东,所以不存在故意褒谁贬谁的问题,这个定义老实说在初期还是蛮准确的,您硬要说这种看法纯在偏见,那我就不知道我们是在讨论什么了。

比如农村里经常用到的塑料椅子,圆形的那种,家里屋外纳凉或者吃饭时做的那种,这种椅子集市上也有,十一二块钱出头一把,基本够用,没啥品牌可追求的,够用就行。要品牌的上京东上买,不要品牌的出门左拐去集市买就可以了。

还有一些农产品,比如夏天吃的西瓜,小时候爸爸去买一次西瓜都是用三轮车回来的,一次买四五个大西瓜,放在家里,想吃了就宰一个,这种买法首选的出发点考虑还是价格,而卖家追求的是赶紧把这一车物品卖完。现在城里也有这种情况,夏季的时候,是拉一车西瓜在小区门口吆喝着卖,旁边站一个瓜农模样的郊区大婶;冬季的时候,是拉了一车大白菜在那里哆哆嗦嗦的卖,旁边站一位菜农模样的大叔。量大就便宜,主要是要赶紧卖完。

所以考量了一翻之后,本人认为这是平台的受众的特点决定的,于是扯了一篇《先后假货还是先有拼多多》的文章发在公号上,这篇文章被PDD投诉后来删稿了。

但是有了这层心理保护或者说是阿Q之后,这一阶段最主要的收获是可以直接无视网络上各种拼多多卖假货的新闻。还有论坛里时不时的爆出谁家在多多上买了一个什么东西,质量怎么怎么差啊的抱怨,类似的都被我心理强大的直接无视了,因为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矛盾。

(2)被洗脑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关于对拼多多本质的思考。这个与其说是思考,不如说是被洗脑了,高人面前完全没有思考的力量了。

以前没有机会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公司管理层的想法,后来看了黄在公号上的所有文章,还有财报会议的一些资料,比如时间那一篇。个人认为最起码在自我认知范围内对拼多多做的事情有了更深一点的认同。

第一个感受就是这是一个可靠的团队,有理想有实力。团队是靠谱的,人是靠谱的,基本上我们认为从黄之前的工作背景和段氏大佬的加持来判断,不大可能认为这样的团队会作假或者出其他的妖娥子,所以以后就可以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在财报上了。

芒格说“我们偏向于把大量的钱投放在我们不用再另外做决策的地方”,我觉得不用再费心费力地审视财报是对这句话最基本的要求。第二个原因是财报无非是两种结果,即便是亏损了又能咋样?亚马逊亏损了那么多年也不影响它的股票一直涨。

相对之前的一支中概股,七块钱的那个,从投资人到创始人都十分地不靠谱,这个一眼就能看出来,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雪亮的,财报倒是挺好看的,但是有啥用呢。

第二个感受这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想法,充满了创业时代的理想气息。老汉我虽然年纪较大了,腿脚不方便,白头发有点浓密,但是还是有一颗年轻的心,比较崇尚年轻人应该立志去改变世界,如果我去投资这样的创业公司结果不好,那我也认了。

(3)和拼多多相关的社会化经济理解

目前对于拼多多的准确定位是没有了,网上的文章大多数是把黄公众号里的几篇文章都凑一起,陈芝麻烂谷子一锅粥,你越看越糊涂,就是因为人家本来就是分开的好几篇文章,是不能硬凑在一起的。

我的理解是,拼多多是有使命感的公司,它是想推动一点啥的。

说拼多多是社交电商可能不太准确,因为社交不是目的,社交只是手段,拼团是更加具体的实施细则而已,所以“社交电商”这四个字没有触及到它的本质,没有触及到它的灵魂,也没有触及它的使命感,没人会把活动方案当成是企业的灵魂吧。

个人理解的拼多多身上的标签,可以是“计划经济”,“供给侧改革”,“供应链倒推”这样的标签,目的是想在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局部,比如说供给侧这一段,尽可能的向计划经济看齐,这样能更加有效的调动社会资源。做无序需求侧和有序供给侧两点之间的一个暗箱桥梁。

推理过程如下:

调动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最基本的有两大类手段,一种是市场经济手段,一种是计划经济手段。

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你让上层去安排整个社会走计划经济的老路这肯定是不对的。但是生产阶段,计划经济又确实是一种比较理想,比较不浪费的生产的组织方式。纯市场手段是以需求为主导,它不是不好,而是有一类生产厂家对确定性的偏好比较高,纯市场手段是有风险的,他们也承受不了风险。

最简单的例子是农产品,因为天灾人祸的不确定性,才诞生了像芝加哥商品交易市场这样专业的大宗商品市场,美国的农民想要用一定的价格在明年去出售一批玉米,那他可以在商品期货市场上卖空同样数量的玉米期货,从而锁定价格下跌的风险。

农产品只是最典型的例子,其它行业同理。

如果你立足市场经济,那么对你敏感的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然后根据需求的变化来对生产计划作出调整。小商家和农业厂商对需求的把握是比较吃力的,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风险,容易导致“谷贱伤农”事情的发生了。市场经济的结果一定是大厂商,大品牌,大的托拉斯可以存活下来。就是小时候课本里的讲的,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各种大王,牛奶大王,面粉大王,石油大王,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结局。

如果你立足计划经济,那么对你敏感的是东西生产出来了怎么才能够卖出去。这个在之前是无解的,因为生产出来的东西一旦赶不上市场的变化,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卖不动了。但是反推是可以,就是上述讲的,收集好订单,然后再组织生产,这样是可以避免风险的,这个过程如果实现了那么按计划经济就没有问题了。

那这个过程能不能实现呢?

以前这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两端,非此即彼。现实社会也不能这么走,往左最终不得不遭遇到资本主义危机固有的风险,就是倒牛奶的情节;往右以前被实证过了是没有活力的,不能开历史的倒车。以前没有移动互联网,以前没有APP,要及时收集这些订单是不可能的。现在有了,它搭起了这个桥梁。

社会化大生产必须由社会化人直接参与,而拼多多在中间扮演了汇总和计划分配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更愿意称它为“社会化电商”,而不是社交电商,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来源。

其他的电商都在需求侧发力,搞“消费升级”,升级无极限。与其同时,拼多多则是跑到供给侧那一边专注收集订单去了,这也是为什么说它有社会变革的意义在里面。因为它扩大的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要解放更多生产力的节奏,下面会讲它能解放多少生产力。

这一段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是挖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一个是挖厂家的生产能力的。

如果以上的理解是对的,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它有出路吗?它的出路在哪里?

(4)社会化电商的威力在哪里

前面埋了一个悬念,就是它能解放多少社会生产力。说解放或许不太准确,我们就说它能盘活多少社会生产力。

社会总生产力的构成是生产单位的总数乘以单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力。

所以盘活社会生产力也可以拆分为两个方法,1)宏观上增加生产单位的数量;2)微观上提升单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

从宏观上来说,就是增加更多的社会生产单位,这个好理解,就是把原来未参与社会商业体系的单位包含进来。仅农产品这一品类来说,我们在历史上有一句话叫做“广阔农村大有作为”,你把农村里的田间地头,山里的每一片果林都发展成为一个生产单位,这在中国是可以做到的。

为什么要强调在国内是可以做到的呢?因为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做到,需要发达的物流和信息流来支持,这一切刚好在中国是没有问题的,咱们国家基础设施完善,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三四天都可以到,而且从农村到城市上网方便,直播方便,田间地头都可以直接直播,换一个国家的话那可能就没戏了。

问题就是之前的电商都是拼命的挖掘消费者的购买力,没人去挖掘那一端的供应能力。如果这是一个社会的转折点,那么应该是被拼多多捕捉到了。你看,市场经济以挖掘消费者需求为主导,抓住市场需求就是胜利;计划经济以挖掘生产能力为主导,扩大生产力就是胜利,历史的轨迹而已。

再说微观的,微观上好理解,单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自然而然的逻辑在于订单的多多益善。

立足于需求侧的电商,需求方这一方已经就限制了它的服务界限,对消费者而言,购买力和需求都是有上限的,家里只有一个小孩,就不太可能有两个小孩的需求。这一段不是说消费总量的减少,而是说给扩容带来了困难,因为你需要不断地变着花样来升级他的消费,挖掘他的需求。如果后续有降价,那也是被动的。

而立足供应侧的来说,对于厂家来说自然是多多益善啊,订单没上限,规模经济带来了边际成本的降低,干不完可以转包出去。这里面说了由于有了拼多多的把关,所以风险和交货周期也是可控的,拼多多干的是计划经济组织生产的事情。如果后续有降价,那也是主动的。

和比特币一样可以把它当成这是一场社会实验,拼多多能不能实现上述的幻想我们只能期待了,用黄的原文讲叫做”用需求流通侧的半计划经济来推动实现供给侧的半市场经济“。

(完)

麦叔投资笔记ID:msinv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