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整改,为维持良好网络生态,各大视听内容服务商均被约谈。扫黄打非办曾因为涉黄问题约谈B站和网易云,还被央视曝光责令,然后又与假货泛滥的拼多多见面。最近短视频火爆,但问题也频频出现,一些短视频内容格调低下,价值导向偏离和低俗恶搞,盗版侵权,标题党问题突出,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对短视频行业进行集中整治。关停了一些网络短视频应用,并联合约谈了B站、秒拍、56视频等16款短视频平台负责人。美拍由于没能整改到位,对视频内容疏于管理,偏重博眼球和蹭流量,又被约谈了一次。

短视频平台的乱象由来已久,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了各种突破底线、吸引眼球的内容出现。其实不仅仅是短视频行业,广告宣传中也有很多监管,很多禁忌,作为广告人,如果不知道这些禁忌,就很容易触及违法底线。

触犯《广告法》

2015年9月1日,《新广告法》正式实施,这部堪称史上最严的广告法处罚尺度震动了整个广告圈,广告法禁用了许多极限用语,并对明星代言、未成年人代言、房地产医药等各类行业、虚假广告、广告主体等进行了界定和规定。

例如在广告代言人中,就不能选择没有使用过这类产品的代言人。所以那些使用男性代言女性用品的就不行了。例如汪东城代言的自由点卫生巾,通通都得下架!

广告法还规定,不得利用不满10周岁的儿童作为代言人,这样就杜绝了很大一部分童星的产生。

而且,在广告代言人不能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不能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禁止代言人作推荐和证明。这就杜绝了很多误导性的医疗健康广告,整治了行业乱象。

 

因此,现在看到的广告代言人越来越少了,各种乱代言的现象也得到改善。

除了代言人以外,就是限制各种极端的限定词了。诸如各种包含“最”字的“最佳”“最美”,各种“第一”“唯一”,“国家级”“世界级”,“权威”“独家”“顶尖”等等的极限用语的广告。因此很多教育机构、房地产、酒店饭店、汽车电子等行业相关广告宣传都要整改。

这个极限语感觉各大品牌都用惯了,要改过来还真不容易。新广告法上线后,极限用语的处罚由原来的退一赔三变更为罚款20万起。因此广告人在相关广告工作中,一定要知法守法,谨慎、规范地使用广告语,避免触碰雷区而蒙受损失。

违背价值观

追求创意、制造噱头,留住观众吸引力,是广告一直要做的事。但作为广告人是要有底线的,不能违背做人和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导向。否则广告逾越雷区,不仅受到众多网友的口水吐槽,还有损公司形象,损失了一笔代理费和公关费。

赤裸裸的污文化营销

绝味鸭脖在2017年双十一就搞了一件大事,在其主页上放了一张及其恶心的广告海报,赤裸裸地宣传污秽和恶俗。被广大网友争论批评,立即被叫停。

 

绝味鸭脖在微博上经常做各种色情擦边球,低级的性挑逗,甚至都成了这个品牌的文化。自从污文化在互联网崛起后,藏而不露的两性话题渗透进了广告业,但除了在广告业内称道的广告含蓄的杜蕾斯外,其他很多做的实在有点露骨和过分。

还有美团的招聘广告。

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有很多性暗示广告,例如法国的一支禁烟广告,很容易产生联想。

很多著名时尚大牌都喜欢打“性” 的擦边球,例如Tom Ford 就有一句惊世骇俗的名言“时尚,一切都为了性”。

广告人在做广告,一定要谨慎选择污文化和赤裸裸的情色内容。不能一味靠着性吸引眼球,制造噱头,这是最大的广告禁忌雷区。

物化女性

之前aodi官方二手车广告,直接把结婚的女性比作是二手车,将婆婆对儿媳的“身体检查”比作对二手车的官方认证。然后在微博上引起巨大争议,aodi官方不得不立刻撤销并出面道歉。


 

其实,这种物化女性的广告,宝马和阿斯顿马丁也干过。

 

不管国内国外,不管是什么领域,从20世纪开始,这种女性物化的现象几乎成了常态。

英国广告标准局(ASA)最近就发布新报告,表示描述性别刻板印象的广告会在2018年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希望通过严格的广告标准去解决不平等的现象。

 

 

 

所谓香车美人,在商品社会,身体和欲望成了被消费的对象。特别在男性的商品消费里,女性总是作为一种道具来存在,习惯性地联系上了汽车、香水、珠宝手表等奢侈品。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物化女性的陋习一定会遭到唾弃。如何平衡女性和商品的微妙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种族歧视

在中国种族歧视可能没有得到很大的关注,但种族歧视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任何有一点和黑人白人种族有关的问题都会被放大并受到公众讨论热议。

多芬的一个广告中,一名黑人女性脱下外套后变成了白人,以此表示多芬的清洁力和神奇效果。

这条广告传到facebook后,马上遭到网友炮轰。在社交舆论的压力下,多芬立即撤掉了广告,并在推特上以对女性肤色考虑不周公开道歉。

H&M的网站广告图片上,一个黑人小孩穿着一件印有“丛林里最酷的猴子”标语,对比白人孩子上引的“生存专家”,这个图片遭到了消费者的谴责和集体声讨抵制,称其涉嫌种族歧视。

 

NBA球星勒布朗也出来给孩子的头上加了皇冠,表示对黑人孩子的鼓励,包括H&M代言人黑人歌手威肯也公开表示再也不会和H&M合作了。这些明星的言论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后来,H&M马上撤下该广告,并向公众道歉。

妮维雅也发生过这个问题。

不但只有外国品牌才会触雷,中国某个洗衣品牌为宣传洗衣效果,做了一则将黑人弄进洗衣机洗成了干净整洁的黄种人的视频,被西方媒体解读转载,批评为种族歧视。甚至被评为2016年迄今为止最大肆搞种族歧视的广告片,引发了激烈讨论。制造商不得不出面声明道歉,撤回广告,称不要过分解读。在微博上,#把黑人洗成黄种人#的话题就有100多万阅读关注。

 

中国广告要打到国外市场,一定要注意种族歧视、黑人问题这条高压线,不能轻易触碰。带有丑化黑人相关的广告片一定要慎之又慎。

广告的禁忌之处大多在于价值观的冲突,做广告必须去除含有其他含义的符号,以此避免被过分解读,减少争议性。广告人同时要有道德底线,不能随意哗众取宠,打伦理道德的擦边球。不过另一方面,广告品牌被引发热议的同时,它也同时被众多人关注,可能对品牌的传播是不可估量的。不过无论怎么说,抹黑了品牌形象总归不是个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