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上海新能源汽车展”延期举办的信息牵动着汽车行业的神经。近期,网络上流传的一张短信截图显示,原定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新国际举办的上海新能源汽车自动化技术展,因行业不好致使部分车企计划有变,将延期至2020年8月7日至9日举行。

最先公开这张截图的人士附带了一条“解释”:“原预计有60多家参展企业,后来发现30多家已经倒闭了,还有十多家因为参展费用有点贵,不打算来了……”

这条评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去年以来,汽车市场进入下行区间,行业内企业的经营情况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部分基盘不大的企业陷入了流动性危机,市场上关于“倒闭”、“破产”的传闻格外敏感。

淘汰赛来临:边缘自主品牌车企何去何从?

车市探底进行时 “小镇青年”仍是最大增量市场

在这一背景下,上述“新能源车展”延期举行更像是行业危机四伏现状的一个注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该车展延期举行的消息属实。上述展会承办方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受展会时间与其他会议冲突、车企预算收紧等因素的影响,主办方决定将展会延期举行,该决定也是与主要参展车企协商一致的结果。

关于参展企业的情况,上述人士则表示,该展会实际上涵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参展企业远不止60余家,“30多家已经倒闭”的说法更是“无中生有”。他还强调,主要参展车企已经交付了一定数额的定金,已经确定明年将会参展,另外,为了提升展会效果,明年的展会规模将扩大一倍,主要涉及的细分领域是汽车内饰和智能座舱。

展会延期的背后,是以车企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活动预算。而这只是冰山一角,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由于行业不景气,今年汽车行业内展会的数量和规模均受到了影响,很多车企在市场营销方面放缓了步伐。

汽车展会受冲击

上海新能源汽车自动化技术展由中欧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联合会等主办,据了解,原定于今年10月底举行的是该展会的第三届,以往以论坛为主,今年才计划增加大量的展览业务。

上述展会承办方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延期举办是主办方和主要会员单位的一致意见,一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相关车企现金流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10月底也是各大展会密集举行的时期,企业难以分配更多精力。

“比如有家做充电桩的企业,因为北京当地也有个展会要参加,所以来问我们是否可以今年先不来,明年再参加。”上述人士表示,类似的反馈一多,主办方自然会考虑做出调整。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延期举行,以前从来没有过。”该人士感慨。不过他也指出,今年行业发展形势不佳,很多展会都受到了波及:“有一个展览做的新能源车展,去年展览面积是6万平米,今年只有3万了。”

展会依托行业而生,过去十年汽车行业的飞速增长,也带动了汽车行业展会的蓬勃发展,效仿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上海、北京、广州车展,很多城市开始办起了区域性车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起步、腾飞,以新能源汽车为切入点的特色车展也应运而生。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汽车展览面积相较于2014年增长了近一倍。

这些车展,一部分是以展示车型为主,向公众开放,一部分则是以展示技术和设备为主,以促进产业链的对接,仅面向行业内部人士。对当下的车企而言,行业内展览的吸引力显然要低一些。

从设置布局的特征来看,上述延期展会虽然简称“新能源车展”,但实际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内部的展会,主要展示的车身工艺、汽车冲压等技术与装配,车企是相对重要的参展商,他们在展示自身储备的同时,更是主要参展企业的潜在客户。

“市场情况还没有明显的好转,减少不必要开支很正常。”一位传统车企市场部门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实际上今年很多车企本身的市场营销活动也缩水了。”

钱要花在“刀刃”上

市场营销是整车企业支出的大项,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汽车,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

多位从事车企营销项目相关工作的人士表示,相比往年,今年车企在营销方面的费用“肯定是减少了”,虽然具体规模不得而知,但从项目的数量和类别上看,这几乎已经成为新常态。

车企的主要应对策略是,提升产品类项目的推进效率,同时降低品牌等“额外”项目的实施。“钱要用在刀刃上。”上述车企市场部门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提升销量。”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汽车销量仍然没有起色,9月全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190.2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则更惨烈,9月共销售6.5万辆,同比下降33.4%,环比8月也下降了8%。

一家上海的汽车公司供应商的业务人员表示,他所服务的客户在新车上市等重要项目上并未发现明显变化,但往常类似于企业文化传播、工厂参观等活动基本停滞了。

“现在主要是以产品带项目。”另一家汽车公司供应商的业务人员也表示,日常工作主要是围绕上市新品展开,包括上市发布会、试驾的策划执行,以及后续媒体广告的跟进。

而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车企的成本控制比以往更为严格。例如,“客户拨了预算下来,我们也最好能争取到更多资源,比如一个5万元的项目,原本是一次投放,现在要尝试着能不能对下一次投放做一个铺垫。”上述人员表示。